大概也就過了半個月時間,李林甫便青雲直上的受領了吏部尚書的職位,隨後又在宇文融,武惠妃的幹預下迎和李隆基的喜好大興獄政,直接把那些對檢田擴畝有反對意見的大小官員拉進了大理寺審查。
於是一時間搞的朝堂上人心惶惶不敢再出什麼違逆之言,而之前暗中勾連太子妄圖搬倒壽王李瑁的豪門望族人員隨之也是隱匿的無影無蹤,至此再無一人敢說幽州癔症是什麼天罰。
反觀李瑁在兩個多月的旅途上是較勁腦汁的想著一些應對之法,可是人剛一到長安城他就發現周遭氣氛出奇的祥和安寧,竟然沒有半點風起雲湧的感覺。
最讓他詫異且且受寵若驚的是老爹李隆基居然還破天謊的帶著文武百官出城十裏地相迎。李瑁走出馬車望著那些熟悉的麵孔,陌生的笑容,他忽然忍不住有點小腿顫抖起來。
“噢喲,壽王殿下,您慢點,慢點,聖人他親自來迎你了……”“啊……阿爺都親自來了啊!老高……老高您今天得給本王說句實話,這到底玩的哪一出啊!本王膽子小可受不了這樣的驚嚇!”“瞧您說的,什麼哪一出不哪一出的,當然是聖人為了表彰你千裏奔赴幽州治療癔症之功了,另外殿下您攻滅吐蕃國的功勞也是加在一起賞恩典了……”
“不不……本王何德何能,那都是阿爺,父皇他老人家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本王我隻不過稍帶手而已……”
李瑁跟著高力士緩步前移,上百米的距離此刻在他心裏就仿佛有幾千公裏那樣漫長,走的雙腳發軟,腦門直冒汗。而高力士在看到他這副表現時也是有點幸災樂禍的偷偷笑起來,等倆人走到李隆基的禦攆前,李瑁撲通一聲便跪了下去。
隨後那眼框中的淚水是說來就來“阿爺,孩兒總算是又見到您了,孩兒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不過還好沒有辜負的您老的重托,俺把吐蕃給滅了,咱們大唐西南今後再無戰事了阿爺……阿爺您功垂千古,德比三皇五帝啊……”
李瑁跪在那裏邊哭邊喊,像極了一個受盡委屈的娃娃在跟自家老爹撒嬌,不過他突然高聲的念叨出這些話來,卻又是李隆基始料未及的,原本李隆基心裏還在想著該怎樣來賞賜這天大的功勳,一個年不過十五的皇子,蕩平了強國吐蕃不說,還順帶手的把肆虐中原大地的癔症也給解決了。
說實話李隆基他做為一位父親是真的很為自己能有這樣一個兒子感到驕傲,但是貴為帝王的他又天生有著無情的一麵,李瑁短短一年多時間裏便把自己的聲望經營到如此的高度,更是讓他不得不防的,以至於太子李瑛聯合豪門打壓李瑁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在暗中默默的推波助瀾著。
要不是李林甫突然提出的兩策可以一勞永逸的恢複土地改革大政,他還真想把自己的這位十八郎的囂張氣焰給滅上一滅。但是李瑁眼前居然如此識時務的把滅吐蕃的不世之功全部推脫到他身上來,李隆基意外之餘竟下意識的樂開花。
“哈哈……起來,起來回話,都這麼大人怎麼還哭鼻子,就不怕滿朝文武笑話嗎?此番你的功勞也不小的,聽安信君王說你小子為了能消滅阿紮西統帥的幾十萬主力大軍,竟不惜以身為餌,死守昌都小城月餘!就這般氣魄無愧我李家子孫啊……”
李瑁見李隆基恬不知恥的不功勞占為己有,於是那顆懸著的小心髒也慢慢的放了下來,然後邊起身邊憨笑道“父皇您有所不知,孩兒當時那也是趕鴨子上架不得已為之啊!原本是想去昌都看看榷場的事宜,哪曾想阿紮西就派大軍把整座城都給圍了,什麼以身為餌的說法,那都是高大帥還有安信王爺抬舉孩兒呢?想來他們是怕孩兒丟了臉麵,孩兒當時都差點嚇死了,那人死的……還請父皇應允,孩兒這一輩子都不想再領軍打仗了,還是長安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