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為今之計也隻能從那些大戶手裏先借糧度過危機了!不過如此一來先前朝廷頒發的檢田括戶的政令似乎就有點不合時宜了……”催金歲接下來說出的這麼一段話,又多少有點讓李隆基進退兩難,因為此條政令起初雖是宇文融謀劃,但也是在他的一力支持下才會如此強硬的實施起來的。
現在自己要是主動廢除這條法令,且不說會不會自打嘴巴,就單單豪門大戶那股兼並土地的風氣恐怕從今往後也便難以遏製住了,想到這些。李隆基忍不住抬眼看著台階下站著的上百個肱骨大臣,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此刻這群人中,竟無一人開口反駁催金歲之言。
就連一手實行檢田括畝法令的宇文融也是以沉默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李隆基內心失望之餘不禁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滿是墨跡的李瑁。
“壽王,你覺得催愛卿所提之法如何啊?”李瑁在被李隆基砸了一臉墨汁後,原本也是毫無怨言的站在那後悔懊惱,因為這缺糧的事情在被催金歲這樣一說後,連他自己也真覺得是輕工業發展的太猛才會導致種植戶減少了的,畢竟大唐再怎麼強盛也是無法和21世紀的機械化,全球化相比的。
而且整個大唐攏共就那麼幾千萬人口,能種莊稼的青年勞力更是少之又少,自己突然弄出那麼多待遇好的工廠來搶奪勞力,也難怪會引發出一連串的蝴蝶效應來,不過好在發現的早,也還有改正的機會,要是真如李隆基想的那樣引起舉國震蕩,百姓沒飯吃的時候那才真叫為時已晚了。
當然他在第一時間也是想的和催金歲一般,因為封建社會裏的大豪門本身就是和皇家連在一起的,在這樣危機的時刻他們確實也應該多少出出血的,不過當催金歲接下來說的那句廢除檢田括畝的話來時,李瑁便突然心頭一亮,把這場糧食危機的始末給瞬間理順了些。
也正是到了此時,他才算是真正的明白其中的貓膩,換言之糧荒確實有著本身隱患,也誠如催金歲所言是自己李瑁一手導致的,這點基本上無可厚非,但能眼前的糧荒能如此快速強烈的自己爆發出來,讓人這麼的措手不及,李瑁卻是打死也不願意相信的,因為他始終堅信事出反常必有妖,而看穿事物的本質便是別去管他說什麼做什麼而是最後的看它想要什麼。
李隆基和宇文融一起搞出來的(檢田括畝)法令無疑是掏了那些豪門大戶的心窩子,在一年多前,反對聲雖然不甚明顯,可明裏暗裏也是出現了許多端倪,比如太子李英忽然的有了諸多盟友助力來對付自己壽王李瑁,還有那些水泥,鋼鐵……作坊被無端的收為國家管理,甚至與於還莫名其妙的解雇了一批洛陽附近的莊戶,讓他們重新回歸到戶籍地當佃戶。
而這一切李瑁當時還相當不以為意,但此刻這麼一樁樁一件件的串聯起來,再看眼前的糧食危機大爆發,於是李瑁也不得不佩服起那些個在幕後下大棋和自己作對的操盤高手,一年多來的布局,一步步的規劃,忍到今天才算勉強提刀對他這個聖眷榮寵的壽王下死手了。
李瑁在心裏默默想通這些事情後,自然也就沒了之前的那些恐懼,畢竟隻要不是天災,那麼憑借他後世一千餘年的知識積累,不管多大的人為困難也還是可以解決的。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20596322/8483316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