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奉承話雖然說的很明顯,但在場的眾人聽完不僅沒有半點鄙夷,甚至還露出些許羨慕之色來,畢竟在眼下這個大唐他壽王李瑁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也並非所有人都能像孟浩然和李白那樣可以隨便上前搭話拍馬屁的。
要知道此時,李瑁哪怕小小的一句讚揚就會令他們這些報國無門的年輕學子身家倍增,乃至從此以後飛黃騰達。
而李白現在心中所想及的也正是如此,於是說完這幾句話後,還沒等李瑁做出反應,他隨即便從自己的酒桌上翻出一大疊詩歌草稿,然後很是恭敬的遞向李瑁。
“殿下,這些乃是李某遊曆四方所寫的一些偶感之作,還望殿下能不吝指點一番……”“好好,李兄之作,本王得空定當仔細拜讀,隻是今日乃是乞巧佳節,咱們還是以飲酒玩樂為主,諸位都是飽學之士,日後也定能一展所所長報銷家國……來來……咱們一同舉杯遙祝聖人萬年,大唐萬年……”
“吾等恭賀聖人萬年,大唐萬年,壽王殿下安康……”幾句場麵話說完,楊洄便很上道的叫出了歌女,恢複了曲樂,而隨著夜色慢慢的降臨,大明湖畔周邊聚集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女娃們穿的花枝招展,繼而成群結隊的在湖麵上放起了花燈祈福,而此刻長安城內節日氣氛也被那升空的煙花給烘托到了極致。
猜燈謎,看雜耍,小販的吆喝聲……於是不管是在大唐還是21世紀,商家們都是一個德行,所謂的節假日早已成了他們大賺一筆的好時機。
李瑁趴在遊船的圍欄上舉著酒杯雖然喝的有點暈暈乎乎,但也還是被這難得一見的盛景給看的激動不已。
“楊洄,這真是一個好時代啊!咱大唐屹立在世界之巔,軍隊所向披靡,百姓生活富足,這唐人地位更是高人一等,本王要是告訴你千百年後後世子孫還會懷念咱們這個時代,你是信還是不信啊?”
“信,當然信,殿下所言原本便是咱大唐此刻的真實寫照啊,有何不信的,漢朝之強不如盛唐半闕,可我等今日還不是一樣以漢人子孫為傲嗎?楊某以為大唐威儀必將千秋萬代永不熄滅……”
“哈哈……好一句千秋萬代……秦奮六世之列,才能一統華夏,可為何二世便亡啊!姐夫有話嘴上說說可以,不過千萬別當了真!咱們呢還是得時刻警醒啊!亂花漸欲迷人眼,這盛唐的美景也著實讓人暈旋,還有這美酒,美人哈哈……諸位居安思危才是長久之道,爾等寒窗苦讀十餘年,為的便是報效國家,但眼前四處碰壁,鬱鬱不得誌,是否有些心灰意冷啊!”
“這?我等不敢作此念想!”“哈哈……不用在意本王,此等事情換誰身上都是會生出怨恨來的,人之常情啊!可是本王想不通的是你們為何要一門心思的非要當官呢?難道不當官便不能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了嗎?官位他就那麼多,這人人都想當,又豈會都滿足了?諸位何不另辟蹊徑做出一番事業來呢?如今大唐製造,教育,商業,學府……等蒸蒸日上,諸位又何不暫且降低要求投身於此呢?”
李瑁半醉半醒,而他的這番話講出來後,就好比一盆涼水狠狠的給那些年輕學子潑了一身,離得最近的李白和孟浩然幾位更是聽的臉色發白,一時之間隻能站那低頭不語,顯然他們這些人是無法認同李瑁的說法,可礙於他皇子的身份,眾人也隻能默默的聆聽。
不過早看出李瑁醉態的楊洄,知道若是再任由他這般說教下去,好事必定給攪合成了壞事,因為他自己和鹹宜公主花了怎麼大力氣把全國的年輕才俊籠絡到長安來,可不是為了讓李瑁來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的,眼看事情不妙後,他也是急忙舉著酒杯走出來打圓場。
“各位!各位,壽王殿下有點喝多了,剛剛所說之事呢?有點詞不達意了,不過殿下之心還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好的?官場魚龍混雜,殿下他也是想借此良機點撥一下諸位,將來不論諸位在何處何地,皆因有顆體恤百姓困苦的心啊!為官,為將,為良師,為良醫……終究都是我大唐社稷的棟梁肱骨,常言道事無貴賤之分,做到極致時方能超脫自我嗎?殿下他的意思也就是想說今後,用的著諸位的地方太多了……來來……為了大唐社稷繁榮昌盛咱們再次共同舉杯……”
楊洄的這番解釋說不上絕妙,但在話語結尾處,不著痕跡的吐露出一句,殿下用的上諸位的地方太多,可謂是點睛之筆,那麼李瑁先前說的什麼不當官就不行的這些話在李白他們心裏聽來便成了另一番暗示,因為李瑁現在不過一個小小的皇子,自然沒有權利給大家安排什麼官位,可他手底下有商會,有學府,作坊……確是人盡皆知的,如此眾人心領神會,原來李瑁剛剛不是在譴責他們的功利之心,而是婉轉的在傳達自己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