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李隆基泡楊玉懷(1 / 2)

短短一月內,水陸兩路大軍便左右前後夾攻連下數十城,為了趕在冬季到來前結束戰爭,李瑁這次一改前幾次拿下城池後采用安撫的政策,轉而就地改成軍事化管理,把新羅當地百姓無論男女老幼,富豪平民全部集中在城市內宣傳大唐文化,講解他們接下來該如何新生活的事宜,一切秩序推倒重新構建,土地,財富還有他們心中的念想,李瑁這樣做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東北地區魚龍混雜,他以後真的不想再花心裏去每過幾年的操心了,一勞永逸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至於這樣做的手段到底好不好,會引起公憤,他也實在是照顧不到的了,隻要給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他更相信時間會來證明自己做的到底是對還是錯。

“殿下,幾個新羅大城全部集中收留當地的百姓了,我們大唐的政策也是說了好幾遍,百姓們將信將疑,一直非常害怕我們會事後算賬找他們麻煩,一些富戶在暗中搗亂,聯絡人手想要……”“想要什麼……他們魚肉百姓的日子過的還不夠久嗎?中樞省派來處理公務的地方官員馬上便到了,你們現在隻需要挑選出幾萬民士兵在城市外圍維護安定就行了,其他也不要太過幹預,城內的事情交由本王的親軍去辦吧,他們下手會有分寸先,眼下當務之急是盡快趕在寒冬到來前拿下新羅的京都,百濟那邊也動手快一點,封鎖各處要道不能讓他們的求和書送至長安,另外海老八父子統帥的海軍陸戰隊,此刻也在沿海登入了,他們人手比較少一點,你們必須加緊與之彙合,破城之後那些平民百姓不得傷害,豪富之家任由取之……”

“喏!”安祿山等了倆個多月終於聽到了李瑁第一回鬆口可以隨意搶掠富戶,因為跟著李瑁打仗的唯一痛點便是軍紀太過嚴謹,他手底下的將士們也早就怨聲載道,無奈李瑁在軍中威望為人太過完美,兵士們說歸說可始終無一人敢做出什麼逾越規矩的事情來。而這一點對於他安祿山史思明在軍中收買人心,建立自己的小集團恰恰也是非常艱難的。不過眼下李瑁既然鬆了口,那麼這私底下操作起來的尺度可就由不得旁人說三到四了。

安祿山和幾位番族將領心領神會的退出軍營後,蕭天成隨後就有點欲言又止的走到了李瑁的身邊小聲提醒道“殿下!安將軍他們的部隊大多是番族野蠻之人,您這麼放任他們破城搶掠,怕是之後難以控製住局麵啊!而且如此做之後新羅都城中的百姓會不會……”

“天成啊!你說本王這道令日後可有憑證嗎?他安祿山堂堂安東都護府的二把手,最高軍事長官下令搶掠歸降的百姓,這又該是什麼樣的罪責啊!”“這……殿下您剛剛不是親口答應他的……您……您的意思是……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去讓追命他們做好準備!”“不急,不急……有了甜頭可嚐,他們這些人攻城的力氣才會下的更大些,先讓他們拿下新羅京都在說吧!裏麵的王室,權貴階層處理起來也甚是棘手,有安胖子他們先開了刀把雜草,紮手的荊棘刺都拔除完,咱們以後收拾起殘局來不是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嗎?不要打草驚蛇,倆三萬而已番不天……”

李瑁若無其事的說完這些又急忙拿著放大鏡在作戰地圖上仔細的看了起來,而蕭天成在聽完李瑁的話後,扭頭看向大帳外安祿山史思明幾個正興高采烈的向手底下將士們宣布李瑁的隨意搶掠軍令,不禁暗暗歎了口長氣,其實他此刻內心也是非常疑惑不解的,安祿山史思明等番族將領無論在上次征伐突厥國,還是此次的攻打新羅半島諸小國的表現來看,不僅對李瑁言聽計從,而且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