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李禕的忠心(1 / 2)

不過就在眾人被嚇的噤若寒蟬絲毫不敢出聲時,李瑁卻坐在上首依然笑嗬嗬的要搖著頭甚至於還朝著大殿門口的那些黑衣武士擺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老叔啊!這些話想必您老已經在心底藏了許久了吧?說,今日把您心中想要說的話全部說出來,正所謂不吐不快嗎?我大唐立國百餘年向來不會有因言獲罪者,今日朕也學那太祖遺風來一回納臣子之諫,諸位臣工若也有什麼話想說不妨眼下都一起講了,省的憋在肚子裏生出心病來……”

李瑁一邊說一邊又習慣性的從龍椅上走下台階,繼而度步到了李禕的麵前然後輕輕推開高力士自己卻替代著把李禕重新攙扶到了座位上坐下。

“老叔,朕的脾性想必您老也是深知一二,其實您老要是有什麼不滿意的大可早些時候進宮來講嗎?不過現在也不算晚,咱們爺倆拋開這血親不也還有同袍之義嗎?哪裏還有甚話需要藏著掩著的呢?”

“瑁兒,您既然喊本王一聲老叔,那麼叔也不與你外道了,上皇他之前處事不公委屈了你,而你手段高明取而代之,這些老叔我也沒什麼話好講,總不能讓你為了忠孝舍了性命吧,不過你眼下都已經奪得大寶,為何還要對太子苦苦相逼呢?你們兄弟倆就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李瑁聽見李禕居然會說出這樣一番幼稚的話語來,頓時也覺得苦笑不已,於是輕輕拍了拍了李禕的肩膀開口道“老叔啊!現在可不是朕要和我三哥打啊!而是他不依不饒的打算占據浙東朝廷對著幹了,您老知道他現在糾結起了多少兵馬嗎?聽說足足五十來萬人了,就連福建也被他牢牢把控在手,您老認為朕能允許咱大唐出現這國中之國嗎?”

“這……這他也是為了自保,帽兒你做事還是有點太不計後果了,上皇便算有錯在先,你……你也不能將他圈禁在宮中吧,另外太子的妻兒……誒不說這些了,老叔此刻就想問你一句,難道真就要非打的你死我活才罷休嗎?能否給老數一個麵子,讓老叔去和太子麵談這雙方若是能因此罷兵言和不也是我大唐萬民之福?”

李瑁聽完這些話繼而若有所思的抬頭環視了一下左右,見百餘個大臣全部閉口不言語,好些人甚至還有點情不自禁的站那默默的點著頭,於是他也當即明白了李禕的話不僅代表了他一個人而且還是當下的民心所向,或者說朝廷上下對於李隆基和李亨的執念還是相當的根深蒂固,畢竟自己這個皇帝當的還是有些不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啊。

李瑁心裏這樣一想轉身便也對著李禕點了點頭開口道“既然安信王您老有這份心,那麼朕便不能佛了您的臉麵不是?其實朕對著於這自家兄弟間的戰爭也甚是厭煩,這打來打去的損傷還不是我大唐的國力,剩下這些錢財和士卒去打國外的他不香甜嗎?隻是老叔你一人過去的話,朕還是有點不放心啊,萬一介時三哥他腦子轉不過彎來,把您老給就地扣留了如何是好啊!”

李瑁說話間又扭頭看了看站在最前麵的李林甫同誌,此刻他正猶如老僧入定一般站那一動不動,就連眼睛也是緊緊的閉在那裏生怕和別人對視似的。“李相,都這個節骨眼了,您老怎麼還如此的氣定神閑啊!怎麼現在大唐的國政與你這位當朝宰相沒有任何瓜葛了嗎?”等被李瑁這樣指名道姓的叫了一聲後,李林甫這才有點驚慌失措的原地拜倒在朝堂之下。“聖人……微臣昨夜偶感風寒,所以……所以適才有些失態了,還望聖人贖罪!”“哦!既然是身體抱恙,那跪什麼啊!起來說話,朕是想問問你,這安信王要去與我三哥和談?你說朕這派遣何人與之同行比較妥當啊?”

“這……這……聖人您自有決斷,微臣不敢妄加揣測啊!另外微臣覺得這和談之事還需慎之又慎,安信王爺此舉自是為我大唐江山社稷著想,可廢太子和催家一行人早已處心積慮的要與我朝廷決裂,若能何談又何須等到今日呢?如今他們盤踞在浙東區區一隅,說是招兵買馬其實要老臣看也不過是在虛張聲勢而已……另外安信王要去和談,可這談的結果又該如何去商定呢?難道廢太子還能隨著王爺您來長安負荊請罪不成?”

“哦!那按照李相你的意思是說這和談,談不攏,也談不得是不是?”“這……老臣也並非是這個意思,要是安信王有十足的把握能令廢太子迷途知返回京請罪的話,那麼此事也算兩全其美的,但老臣深知如今局麵和戰事絕非李亨一人可以左右的了的,即使他答應了,那麼那位催家的小輩能答應,浙東道幾百氏族和那幾萬被崔家裹挾的北方逆賊敢答應……”李林甫說完這些話也是不忘朝著安信王李禕屈身抱拳行了一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