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內心想到這些糟心事後,就有點如鯁在喉的想要一吐為快,但轉眼望見李瑁站在椅子上摸著那張世界地圖雙眼都漸漸有些迷離起來,於是便按捺住到了嘴邊的話語,轉而繼續苦口婆心的勸說道“聖人……戰端一旦開起,糧草兵馬將會源源不斷的需要,若是能短時間內解決扶桑島國,那還好說,但要是曠日持久,您可想過大唐百姓會做任何設想嗎?他們會說您是一個窮兵牧武,好大喜功的君王啊!介時江南的廢太子在乘機煽風點火……後果怕是難以承受的……”
聽見張九齡把以後的事情想的那麼明白時,李瑁隨即還是有點尷尬的笑笑道“老張,誰說打仗就要花錢,浪費糧食的啊!那是以前在咱自己的地方打,現在嗎?以戰養戰又有何不可,這扶桑戰役,朕不光一分錢不花,而且還要大大的賺上一筆,對了你回來後,東北和新羅半島那邊不是有人又出來搗亂了嗎?那乘此機會正好再來消耗一下他們這些火力旺盛沒事幹的家夥,去扶桑作戰後續的兵力就從安北都護府,還有東北新羅……幾個地方征兵吧,追命已經早早的在執行下去了,想必弄個二十來萬人不是什麼難事!”
李瑁此話一出,張九齡意外之餘是嚇的連連後退踉蹌了好幾步,他千算萬算也沒曾算出原來李瑁打的是這個主意,用並非真心實意歸順的藩國子民去扶桑作戰,然後還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采取以戰養戰這種不顧當地百姓死活殘忍的方法去掠奪!
張九齡久久的望著李瑁的背影,他此刻有點恍惚起來,因為之前李瑁與他共事的時候是那樣的仁慈謙卑,甚至會沒有架子到與百姓同甘共苦一起勞作用餐的地步……但此刻他嘴裏說出這些時,卻又是那樣的冷血無情,竟連一絲猶豫都沒有。
“聖人……原來您是這般打算的,如此做後的確不會對大唐百姓造成影響,但世間萬物生靈都是一脈相承啊!我們華夏民族向來一仁孝禮儀傳世,若此端一開無異於自毀根基,大唐士卒在他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這……這和禽獸又有何異啊!微臣鬥膽還請聖人您三思……”
“老張啊!這些仁義道德還是讓你們這些讀書人去恪守吧,他們當兵吃糧的守的便是軍紀,國法……戰場之上弱肉強食,五胡亂我華夏時還把漢人稱作兩腳羊烹煮果腹呢?這些你難道都忘記了嗎?仁義道德也要看對誰,所謂成大事不拘小節,善後的工作就交給後來人吧,咱們現在要做的還是那句話,盡可能的為後世子孫留下點產業吧,也隻要自己人吃飽喝足了才可以來談那些道德禮儀,你說是不是啊!吐蕃,突厥,新羅,還暹羅……乃至巴蜀的少民哪個不是對我大唐麵服心不服,朕要的可不是這些,他們要我大唐一視同仁,那麼也總要付出一點代價來吧!我李瑁不是弑殺之人,隻是非常時候得用非常手段罷了……”
“聖人,那您就不怕背負萬世之罵名嗎?”“哈哈……罵名?他們要罵就罵吧區區一些虛名,要他又有何用?等我大唐百姓人人吃的飽飯,少有所學,老有所依,你說這罵挨的也值得是不是啊!對了今天主要的事咱們還是說說高仙芝吧,他想兩邊做好人就讓他先做一下吧,不過劍南十幾萬大軍老是這樣放在那裏幹吃飯不幹活也不是事,南召國一直不納入大唐版圖總感覺有點怪怪的,你和中樞擬一下章程,讓他去搞定吧,另外交趾國順帶敲打一下,再怎麼樣也得讓他們送些作戰的軍糧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