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從座位上起身凱凱而談,沒幾句話下來便講的在場所有人都眼冒金光的肅然起敬,就連坐在上首的李亨聽完也是忍不住當即起身走到了李林甫的身邊。“李相,這……這占城稻當真如此神奇嗎?難道比那紅薯玉米都還要好上一些?”“不不……殿下萬物生長,自然有道,紅薯,土豆,玉米之產量驚人,非旁物所能相比的,這點李瑁也曾言過,但大家也知一點,那便是橘生淮南則為橘啊,江南山多地上,且潮濕多水域,若是刻板照搬的種植紅薯,土豆怕是多數地方都難以豐收了,而本官說的這占城稻卻恰好適合江南的氣候土壤種植……還有多山之處也可開發梯田來耕種…這個法子催將軍之前便有和諸位說起過的,自然也是不用本官多說了,但是接下來本官要是的令一方生產之道想必大家先前都有視而不見了……”
“何物?”“鹽,海鹽……這事也是本官偶然間在內侍總管高力士的口中聽來的,李瑁還曾一度想要大力開發沿海的淺灘用來曬海鹽……”在場所有人在聽完李林甫說的這些話後,幾乎都不約而同的發出了驚訝之聲,因為他們即使把李瑁這個家夥恨的牙根直癢癢,但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卓越的發展眼光,居然早在幾年前便把江南各處安排的如此周全,而那時候江南這個名義上的水鄉在其他人眼中可是水域遍地,難以發展的窮困之地啊。
“好,非常好,李相一席話當真令我等茅塞頓開啊!隻要江南各地按李相所言逐步發展,那麼強軍富民之路必定事半功倍了,李相若不嫌棄,這江南一隅的各項事宜便暫時由您老來掌控吧,本太子還有諸位同仁無有不從……”李亨說話間早已屈身抱拳衝著李林甫行起了恭敬之禮,幾十個大小官員和各地士紳大佬此刻也全都禁聲拜服。
眼見場麵這般莊重,自己搖身一變從朝堂宰府換成了叛軍的首腦,李林甫一時之間在心理上雖說有點適應不了,但在保命和前程的所重加持下,他還是動搖了,畢竟他腦子裏更加明白李瑁對於自己來說不是一位可以性命想托的恩主,反而眼前的這個前太子李亨到是一個不錯的新抉擇。
李林甫心理掙紮了片刻,也思考了很多,他苦悶之餘還是把希望寄托在了那萬分之一的希望之上。“太子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微臣何德何能,古語有與士為知己者死,微臣從今往後願為太子殿下肝腦塗地,撥亂反正……”李林甫審時度勢,說話間噗通一聲跪倒在李亨的麵前連連叩首,而李亨也是當即微笑著把老李快速的攙扶起身,於是一時之間大廳內笑聲滿堂,隨後更是有數道太子王命陸續的從行宮內發出,浙東沿海大批漁民內遷,數十萬畝曬鹽場在短短數月間便赫然建成,臨安茶葉,蘇州絲綢幾乎都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大唐各個州府的世麵上……
此外一支由催戶親自掛帥的萬人親兵也是從海路上悄無聲息的開往了交趾國的占城,聽說還生了一些小小不愉快之事,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長安京都安慶坊內的一出小院子內李瑁和穀欲一邊喝著西湖龍井茶,一邊麵色寧重的下著象棋。
“聖人,您這招聲東擊西下的好啊!老朽數月來反複思量這才明白了您的心意,眼下江南各地幹的是如火如荼,百姓和浙東氏族們更是前所未有的上下一心,高明,著實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