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小兒,莫要再說了,大勢所趨,又豈是老夫一人所能左右的,當今聖人雄才偉略,短短數年外可安國邊,內可富萬民,這些你難道都不知曉嗎你崔家小兒口口聲聲說什麼民心所向,有識之士翹首祈盼,那些人都是誰人啊,是浙東道那些士紳豪族之流嗎?亦或者是北方惶惶如喪家之犬投奔而來的烏合之眾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乃愚蠢至極也……臨行之前,老夫再奉勸你一句,莫要再打吐蕃的主意了,那個所謂的紮西絕不會真心投效太子殿下……你莫要陷太子殿下與萬劫不複之地……”
夫蒙靈察說完就當即起身準備走出大帳,可催清風依然像是不死心一般轉身便擋住了他的去路。“好……既然老將軍您心意已決,卑職也不敢再多做口舌之爭,隻是希望老將軍看在昔日和太子殿下的情義上高抬貴手,讓卑職此次從西域帶來的五萬匹良駒盡快通過商道,不要橫加幹涉如何?”催清風說完後隨即和夫蒙靈察靜靜的對視了兩眼,見老頭沒有開口答應也沒有出聲拒絕。
於是他心領神會的雙手抱拳朝著夫蒙老頭再次深深的鞠躬行了一個大禮。至此催清風一路從江南轉道劍南,吐蕃,最後西域的一路遊說之旅算是很不圓滿的畫上了一個句號,他在返回的途中更是細細回憶著這一路的種種遭遇,他苦笑之餘還是又不得不佩服李瑁的能力,一個逼宮造反的皇子竟然會將大局控製的如此牢固,居然連高仙芝,夫蒙靈察……這樣忠誠李唐和李隆基的老人都要瞻前顧後的不敢冒然出頭。甚至連簡單的幫寸也是畏首畏尾……
但是就在催清風離開安西都護府後,他所不知道的是也就前後腳的事情,四大護衛之一的追命便帶著李瑁的聖喻抵達了夫蒙靈察的中軍大帳,隨後讓夫蒙靈察老頭大吃一驚的更是那一千多之前被李瑁安插進安西都護府的軍校將領,此時竟不約而同的來大帳迎接追命。這樣的場麵一出夫蒙靈察老頭是當場就驚嚇出一身冷汗來,他萬萬沒想到先前自己隻以為那些無足輕重的校尉,乃至統領幾百人的小頭目,眼下竟都成了這安西駐軍的新勢力。
“夫蒙老將軍,您不用驚奇,他們都是聖人的天子門生,自然要聽君命差遣,不過聖人如此安排可不是什麼提防老將軍您,反倒是對老將軍您的體恤,畢竟您老現在也是一把年紀該到兒孫饒膝過幾天安穩的日子了,聖人他每每思及此都會黯然神傷啊!所以特意派遣屬下來帶老將軍您去長安城內安居,此外聖人還希望老將軍能發揮餘熱再講武堂指教一下那些學子……”
“這……這……老夫領旨,隻是老夫心有餘而力不足,就怕介時會誤人子弟……上差可否……”“老將軍謙虛了……您征戰沙場二十餘年,您若都說會誤人子弟,那麼這放眼大唐哪位將軍還敢出言教育後輩啊,老將軍您就莫要推遲了,屬下臨行前,從劍南而來的高老將軍依然答應聖人的請求了……”
夫蒙靈察原本還想借故推遲,可當聽見高仙芝都被李瑁說服……那麼他自然也不敢再托大去惹君王雷霆之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