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路風雲 2.斯大林格勒轉折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向德軍發出了新指令:隻要天氣及地麵條件有利,德軍將突入高加索,奪取那裏的油田,同時向斯大林格勒推進。
5月,蘇德雙方經過積極準備,相繼展開了軍事行動。不久,哈爾科夫戰役打響。德軍傾其全力進行反撲,挫敗了蘇軍的局部攻勢。
6月,德國兩個集團軍群上百萬之眾,向頓河和伏爾加河之間猛烈進攻。經過激戰,德軍又奪回了戰爭的主動權。希特勒步步緊逼。6月28日,希特勒調集大量步兵、坦克進攻斯大林格勒。
7月,斯大林發出第227號命令,指出必須寸步不讓地抗擊敵人的進攻。斯大林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守住這一重要工業城市和南北交通樞紐。7月17日,德軍開始以優勢兵力猛攻蘇軍的前沿陣地,激戰1個月後,部分德軍突破了蘇軍的頓河防線。斯大林格勒外圍戰開始。
8月8日,德軍已經占領了蘇聯年產250萬噸石油的邁科普油田。
8月17日,德軍發動大規模的鉗形攻勢。經過7天戰鬥,一路敵軍逼近伏爾加河,蘇軍被切成兩段。
德國飛機對斯大林格勒狂轟濫炸,在一晝夜間出動2000架次,滿城一片火海,使這座62萬居民的城市化作一片廢墟。
8月21日,納粹黨旗已經插在高加索的最高峰——布魯斯山頭上,兩天之後,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也已抵達斯大林格勒正北的伏爾加河一帶。
8月25日,克萊斯特的裝甲部隊已經進駐莫茲多克,距格羅茲尼的蘇聯最大產油中心隻有80公裏,距裏海也隻有161公裏。
9月初,德軍從西南方向發起了猛攻。到9月4日,德軍抵達了斯大林格勒的外圍。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正從容地逼向斯大林格勒。
逼近斯大林格勒的德軍開始對這座城市狂轟濫炸,投下的炸彈有一半是燃燒彈。滿城一片火海,百裏之外都能看見。
在德國,希特勒極有信心地對外宣布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取勝。然而,希特勒又一次忽略了蘇聯的抵抗能力,特別是輕視了朱可夫將軍的軍事才能。這時,斯大林任命朱可夫為最高統帥助理,到斯大林格勒前線了解情況,指揮蘇軍反擊。由於紅軍反擊力量非常薄弱,收效不大。朱可夫和蘇軍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仔細研究了斯大林格勒的形勢,向斯大林建議,蘇軍應轉入積極的防禦,等待時機發動一場規模巨大的反攻,從而扭轉南方戰場的形勢。
朱可夫建議將反擊的重點對準由力量較弱的德國仆從軍隊羅馬尼亞軍隊防守的斯大林格勒集團側翼。
朱可夫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會變得對蘇軍有利,因為蘇軍戰略預備隊的組織和訓練需要時間。而德軍兵力不足,戰線過長,沒有足夠的戰略預備隊,因此不可能完成在北高加索、頓河、伏爾加河地區的南方戰線的戰略目標。
斯大林同意了朱可夫的分析和建議,給予了最大程度的信任。在此期間,朱可夫頻繁往返於斯大林格勒前線和克裏姆林宮之間,會同斯大林和華西列夫斯基製訂了龐大而出色的斯大林格勒反攻計劃。
9月初,斯大林向朱可夫發出緊急電報,要求他指揮城外各部隊立即突擊敵人。朱可夫按照斯大林的命令調集3個集團軍進行突擊,迫使德軍放慢了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速度。
9月中旬,戰鬥再度激化,德軍又增加了9個師的兵力。蘇軍指戰員與德軍展開殊死搏鬥。從9月13日開始,蘇德雙方展開了殘酷的市區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