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分子遺傳學革命發生之前,赫恩斯坦和默裏於1994年出版《鍾形曲線:美國社會中的智力與階層結構》時做出了上述斷言,然而無論人們是否相信,這些言論在當時基本無法檢驗。他們基於對認知能力的分析提出的主張並不正確,因為智商同時具有環境和遺傳根源,它的任何變化趨勢都可能歸因於環境和遺傳的共同影響。此外,他們分析了1979年全國青年縱向調查(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NLSY79)—— 一項對1957—1964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的調查。然而,這項研究中用於驗證他們宏大理論的出生時間跨度有些小,尤其是受調者全都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相比之下,我們使用了更廣泛的(說實話,也是更恰當的)出生時間分布數據來檢驗他們的假設。邁克爾·楊預計,到2033年的時候,精英統治根深蒂固的英國將發生一場最後的“反抗”,雖然距預言年份隻有十多年的時間,但如果目前的結果是可信的話,我們應該距他半個多世紀前所設想的反烏托邦噩夢還相去甚遠。
但是,如果(親本)表型分類和(兒童)遺傳改組的過程發生改變,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如果適婚人群在挑選婚配對象時不再受限於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這類間接而不夠準確的指標,而是直接基於基因型呢?如果婚戀交友網站與民用基因檢測公司合並,如果個人資料的一個關鍵條目是你的教育多基因分數,而不是你的實際學位,那會怎樣呢?我們將在本書的結論部分探討這種可能性。
在人類分子遺傳學革命發生之前,赫恩斯坦和默裏於1994年出版《鍾形曲線:美國社會中的智力與階層結構》時做出了上述斷言,然而無論人們是否相信,這些言論在當時基本無法檢驗。他們基於對認知能力的分析提出的主張並不正確,因為智商同時具有環境和遺傳根源,它的任何變化趨勢都可能歸因於環境和遺傳的共同影響。此外,他們分析了1979年全國青年縱向調查(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NLSY79)—— 一項對1957—1964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的調查。然而,這項研究中用於驗證他們宏大理論的出生時間跨度有些小,尤其是受調者全都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相比之下,我們使用了更廣泛的(說實話,也是更恰當的)出生時間分布數據來檢驗他們的假設。邁克爾·楊預計,到2033年的時候,精英統治根深蒂固的英國將發生一場最後的“反抗”,雖然距預言年份隻有十多年的時間,但如果目前的結果是可信的話,我們應該距他半個多世紀前所設想的反烏托邦噩夢還相去甚遠。
但是,如果(親本)表型分類和(兒童)遺傳改組的過程發生改變,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如果適婚人群在挑選婚配對象時不再受限於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這類間接而不夠準確的指標,而是直接基於基因型呢?如果婚戀交友網站與民用基因檢測公司合並,如果個人資料的一個關鍵條目是你的教育多基因分數,而不是你的實際學位,那會怎樣呢?我們將在本書的結論部分探討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