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遺傳統治的崛起——2117(1 / 3)

生殖遺傳學早期的擁躉並未考慮到基因多效性這一基礎性的力量,也就是說,同一個基因會對多種表型產生影響,而不隻是一種。一個人在身高方麵的遺傳潛力越高,同樣也意味著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大。罹患癌症的風險與得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成反比,這種現象有兩大原因:第一,你若是被其中一種病困擾,另一種就不會再來折磨你(即一個人不可能被不同疾病殺死兩遍);第二,一個人若是在細胞再生(如再生神經元)方麵有很強的能力,那他的細胞也更容易分裂過快,乃至失去控製(也就是癌症),反之亦然。5sup>在對詩人與畫家等藝術家進行研究後,我們也發現其基因組中創造力分數與抑鬱症分數密切相關。

但是要說不同性狀間預測分數的聯係,恐怕沒有哪一組會比智商與阿斯伯格綜合征的聯係更加緊密了。即便在未來,恐怕也很難發現聯係如此緊密的兩個性狀了。智商超過130之後,每提高10點,患上該病的概率就要上升1倍。隨著基於基因分型的遺傳力預測越發可靠,環境因素對於性狀的影響越來越小。比如,到2017年,人們認為青少年時期影響智商的因素中,遺傳影響平均為2br3,環境影響平均為1br3[此數據來自心理學家理查德·普洛明(Richard Plomin)等的研究成果]。6sup>但我們對於遺傳因素的估測越來越能自圓其說,於是遺傳因素越發受到重視。也就是說,隻有在基因檢測中被認為智商較高的孩子才能讀最好的學校,相比之下,他們的成績反倒是次要的了。有人認為,幼年時通過測試獲得的智商值容易產生重大偏差,所以相比之下,還是基因更適合作為評判孩子成年後智商的依據。這樣一來,環境因素造成的影響就漸漸被視為產前基因檢測的功勞了。比如,父母早早讓孩子識字屬於環境影響,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但因為進行過產前的基因檢測,大家就會覺得這不是環境的積極影響,而是在知曉基因情況後父母采取了正確的措施,從而歸功於產前基因檢測。這樣一來,在人們眼中,遺傳力對智商、注意力不足多動症等最重要的社會性狀的影響幾乎達到了100%(有趣的是,低智商也是自閉症障礙和注意力不足多動症的危險因素)。

這種產前檢測的形式是從何時開始興起的呢?這要追溯到2013年《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講述用多基因分數估測教育水平的論文。7sup>雖然這篇文章發表在了如此重要的刊物上,但最初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作者對此感覺很滿意,他很希望能避開媒體關注,專心做研究。他的DNA分數與教育年限和認知能力(智商的委婉說法)是存在相關性的(雖然隻是弱相關)。從科學角度上說,這篇論文裏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發現,畢竟科學家已經對身高與BMI、出生體重、肥胖症、心血管病、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病等眾多爭議較少的性狀構建過多基因分數了。再者說,構建基因分數帶來的直接影響之所以被人們忽視,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最初隻能預測教育年限或智商方麵大約3%的變異。與人們認為源自基因的智商鍾形曲線相比,這3%還不足總差異的1br20。

生殖遺傳學早期的擁躉並未考慮到基因多效性這一基礎性的力量,也就是說,同一個基因會對多種表型產生影響,而不隻是一種。一個人在身高方麵的遺傳潛力越高,同樣也意味著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大。罹患癌症的風險與得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成反比,這種現象有兩大原因:第一,你若是被其中一種病困擾,另一種就不會再來折磨你(即一個人不可能被不同疾病殺死兩遍);第二,一個人若是在細胞再生(如再生神經元)方麵有很強的能力,那他的細胞也更容易分裂過快,乃至失去控製(也就是癌症),反之亦然。5sup>在對詩人與畫家等藝術家進行研究後,我們也發現其基因組中創造力分數與抑鬱症分數密切相關。

但是要說不同性狀間預測分數的聯係,恐怕沒有哪一組會比智商與阿斯伯格綜合征的聯係更加緊密了。即便在未來,恐怕也很難發現聯係如此緊密的兩個性狀了。智商超過130之後,每提高10點,患上該病的概率就要上升1倍。隨著基於基因分型的遺傳力預測越發可靠,環境因素對於性狀的影響越來越小。比如,到2017年,人們認為青少年時期影響智商的因素中,遺傳影響平均為2br3,環境影響平均為1br3[此數據來自心理學家理查德·普洛明(Richard Plomin)等的研究成果]。6sup>但我們對於遺傳因素的估測越來越能自圓其說,於是遺傳因素越發受到重視。也就是說,隻有在基因檢測中被認為智商較高的孩子才能讀最好的學校,相比之下,他們的成績反倒是次要的了。有人認為,幼年時通過測試獲得的智商值容易產生重大偏差,所以相比之下,還是基因更適合作為評判孩子成年後智商的依據。這樣一來,環境因素造成的影響就漸漸被視為產前基因檢測的功勞了。比如,父母早早讓孩子識字屬於環境影響,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但因為進行過產前的基因檢測,大家就會覺得這不是環境的積極影響,而是在知曉基因情況後父母采取了正確的措施,從而歸功於產前基因檢測。這樣一來,在人們眼中,遺傳力對智商、注意力不足多動症等最重要的社會性狀的影響幾乎達到了100%(有趣的是,低智商也是自閉症障礙和注意力不足多動症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