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的寧閑有些震驚,他雖然了解過‘新藝城’但怎麼也想不到開山之作就是吳雨森拍攝的。
徹底被勾起好奇心的寧閑看著程笑東,眼神寫滿了四個字——你快說啊!
“笑東哥,不要再賣關子了,繼續說呀?”
聽到寧閑的催促,程笑東苦笑著搖搖頭道:“當年我也一心想做導演,所以跟我爸爸說,隻要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能成功。至於結果,你知道的嘍!”
提起往事,一片唏噓的程笑東歎氣道:“其實就算我真把握住了一次機會,又有什麼用呢?當初新藝城開山兩部戲雖然收益不錯,但是給人感覺卻依舊隻是小製作、小公司。也正因為如此,在81年的時候才決定增產,增添人手,大展拳腳,最重要是找好導演。”
“不過說來說去,你也知道那時候的的著名導演可是基本上被邵氏、嘉禾兩大公司瓜分了,雖然偶爾湧出一批所謂‘新1浪潮’的導演,但又能成什麼氣候?想要找好導演,必需獨具慧眼。吳雨森倒也確實有慧眼,提議了我的一個朋友,徐可。”
“不過那三位剛聽到徐可的名字,可都是倒吸一口涼氣的!不論是《蝶變》、《地獄無門》,還是《第一類危險》。徐可拍攝的這三部片全部都是叫好不叫座,而且據說他拍片時超支頗巨,不受控製,拍片題材也常常劍走偏鋒,不合大眾化口味。幸虧當時的吳雨森得到他們器重,並且還拍心口保證徐可會拍出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正因為如此,這才有了大名鼎鼎的徐可了!”
這些所謂的密聞,可算讓寧閑好好燃了把八卦之火。他心中一直以為是後來的許克提攜了吳雨森,沒想到事情正好是反一反。
而且寧閑也是真的沒有想到,原來程笑東跟徐可,是早就認識了。
不過寧閑自然也知道,最後的結果證明了吳雨森的慧眼識英才。徐可首部電影替新藝城執導的電影叫《鬼馬智多星》,81年暑假在金公主院線上映,票房收入七百多萬,壓倒同期所有對手,亦是新藝城開業以來,首部電影贏了嘉禾、邵氏兩大陣營。
此外,在台灣易名《夜來香》,不獨票房一枝獨秀,更揚威當年的金馬獎,奪得最佳導演、最佳美術、最佳剪接三項大獎。
這裏麵就有個大名不得不提了——張蘇平。這位日後在香港影壇毫無疑問的美術指導NO.1,處女之作就戰獲大獎!
“至於接下來的事情,我想你都聽人說過啦,要不是念在昔日情分上,公司哪會再簽下吳雨森……他票房大敗在香港是難混了,這不都去台灣兩年了嘛!”
似乎是早就見貫了這個圈子裏的起起落落,程笑東的聲音無比平淡道:“打鐵還需自身硬,你看吳雨森自身也算夠硬,但是失敗幾次,也就徹底失去了機會,隻能被放逐去台灣混日子了。”
聽到這的寧閑有些震驚,他雖然了解過‘新藝城’但怎麼也想不到開山之作就是吳雨森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