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杜先生來華後,我們國內名人的講演也不少。我有一個同學他差不多是沒有一回沒去聽的,所以我送他一個‘聽講博士’的綽號,他的‘智識欲’真同火焰山一樣的熱烈。他當沒有講演聽的時候隻好打嗬欠,他這樣下去,還怕不博學得同哥德,斯忒林堡一樣。據他說近來很多團體因為學校太遲開課發起好幾個講演會,他自然都去聽了。他聽有‘中國工會問題’,‘一個新實在論的人生觀’,‘中外戲劇的比較’,‘中國憲法問題’,‘二十世紀初葉的教育’……我問他他們講的什麼,他說我聽得太多也記不清了,我家裏有一本簿子上麵貼有一切在副刊記的講演辭,你一看就明白了。他怕人家記得不對,每回要親身去聽,又恐怕自己聽不清楚,又把人家記的收集來,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模仿的,不過我很替他們擔心。講演者費了半月工夫,遲睡早起,茶飯無心,預備好一篇演稿來講。我們坐洋車趕去聽,隻恐太遲了,老是催車夫走快,車夫固然是汗流浹背,我們也心如小鹿亂撞。好,到了,又要往人群裏東瞧西看,找位子,招呼朋友,忙了一陣,才鴉雀無聲地聽講了。聽的時候又要把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工會,憲法,人生觀,戲劇,教育的智識整理好來吸收這新意思。講完了,人又波濤浪湧地擠出來。若使在這當兒,把所聽的也擠出來,那就糟糕了。

“我總有一種偏見:以為這種Public - lecture - mania是一種Yankee - dia。他們同我們是很要好的,所以我們不知不覺就染了他們的習慣。他們是一種開會,聽講,說笑話的民族。加拿大文學家Stepken Leacock在他的My Discovery of England裏曾說過美國學生把教授的講演看得非常重要,而英國牛津大學學生就不把lecture當作一回事,他又稱讚牛津大學學生程度之好。真的我也總懷一種怪意思,因為怕挨罵所以從來不告人,今日無妨同你一講。請你別告訴人。我想真要得智識,求點學問,不隻那東鱗西爪吉光片羽的講演不濟事,就是上堂聽講也無大意思。教授盡可把要講的印出來,也免得我們天天冒風雪上堂。真真要讀書隻好在床上,爐旁,煙霧中,酒瓶邊,這才能領略出味道來。所以曆來真文豪都是愛逃學的。至於Swift的厭課程,Gibbon在自傳裏罵教授,那又是紳士們所不齒的,……”

他講到這裏,人也倦了,就停一下,看桌子上栗子花生也吃完,茶也冷了。他的朋友就很快地講:“我們學理科的是非上堂不行的。”

“一行隻管一行,我原是隻講學文科的。不要離題跑野馬,還是談講演吧,我前二天看Mac Dougall的《群眾心理》,他說我們有一種本能叫做‘愛群本能’(Gregarious in stinct),他說多數人不是為看戲而去戲院,是要去人多地方而去戲院。幹脆一句話,人是愛向人叢裏鑽的。你看他的話對不對?”

“自杜先生來華後,我們國內名人的講演也不少。我有一個同學他差不多是沒有一回沒去聽的,所以我送他一個‘聽講博士’的綽號,他的‘智識欲’真同火焰山一樣的熱烈。他當沒有講演聽的時候隻好打嗬欠,他這樣下去,還怕不博學得同哥德,斯忒林堡一樣。據他說近來很多團體因為學校太遲開課發起好幾個講演會,他自然都去聽了。他聽有‘中國工會問題’,‘一個新實在論的人生觀’,‘中外戲劇的比較’,‘中國憲法問題’,‘二十世紀初葉的教育’……我問他他們講的什麼,他說我聽得太多也記不清了,我家裏有一本簿子上麵貼有一切在副刊記的講演辭,你一看就明白了。他怕人家記得不對,每回要親身去聽,又恐怕自己聽不清楚,又把人家記的收集來,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模仿的,不過我很替他們擔心。講演者費了半月工夫,遲睡早起,茶飯無心,預備好一篇演稿來講。我們坐洋車趕去聽,隻恐太遲了,老是催車夫走快,車夫固然是汗流浹背,我們也心如小鹿亂撞。好,到了,又要往人群裏東瞧西看,找位子,招呼朋友,忙了一陣,才鴉雀無聲地聽講了。聽的時候又要把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工會,憲法,人生觀,戲劇,教育的智識整理好來吸收這新意思。講完了,人又波濤浪湧地擠出來。若使在這當兒,把所聽的也擠出來,那就糟糕了。

“我總有一種偏見:以為這種Public - lecture - mania是一種Yankee - dia。他們同我們是很要好的,所以我們不知不覺就染了他們的習慣。他們是一種開會,聽講,說笑話的民族。加拿大文學家Stepken Leacock在他的My Discovery of England裏曾說過美國學生把教授的講演看得非常重要,而英國牛津大學學生就不把lecture當作一回事,他又稱讚牛津大學學生程度之好。真的我也總懷一種怪意思,因為怕挨罵所以從來不告人,今日無妨同你一講。請你別告訴人。我想真要得智識,求點學問,不隻那東鱗西爪吉光片羽的講演不濟事,就是上堂聽講也無大意思。教授盡可把要講的印出來,也免得我們天天冒風雪上堂。真真要讀書隻好在床上,爐旁,煙霧中,酒瓶邊,這才能領略出味道來。所以曆來真文豪都是愛逃學的。至於Swift的厭課程,Gibbon在自傳裏罵教授,那又是紳士們所不齒的,……”

他講到這裏,人也倦了,就停一下,看桌子上栗子花生也吃完,茶也冷了。他的朋友就很快地講:“我們學理科的是非上堂不行的。”

“一行隻管一行,我原是隻講學文科的。不要離題跑野馬,還是談講演吧,我前二天看Mac Dougall的《群眾心理》,他說我們有一種本能叫做‘愛群本能’(Gregarious in stinct),他說多數人不是為看戲而去戲院,是要去人多地方而去戲院。幹脆一句話,人是愛向人叢裏鑽的。你看他的話對不對?”

他忽然跳起,抓著帽和圍巾就走,一麵說道:“糟!我還有一位朋友,他也要去三院瞧熱鬧,我跑來這兒談天,把他在家裏倒等得慌了。”

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於北大西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