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至汴梁,慧一、宋乾、曾紹龍以及沉淵八怪等人皆已離去,卻得聞一重要事情。淳化五年正月,即元旦之始,李順帶兵攻破川蜀中心,占領成都,建立 大蜀政權,自稱大蜀王,建元“應運”。
淩泊淵將淩風、段铖叫至書房,臉上有些不豫,道:“我原聽宋先生所說,以為義軍真的隻是打擊貪官,懲戒朝廷,沒想到他們竟然另立政權,這些義軍 也太猖狂了,實在是謀逆大罪。”
淩風從其語氣中感知,淩泊淵對李順所為是極不讚同的,而作為大宋子民的他亦是如此,於是道:“李順也真是的,違逆了王將軍的意願,這下怕是又起 戰事了。”
段铖也憤憤不平,道:“這個李莽夫,手下都沒有什麼精兵強將,不是自找禍事嗎?”
淩泊淵捋著胡須道:“不過也無須咱們操心,太祖創下的千秋基業豈是他們所能謀逆的?當今皇上已命令雷有終、裴莊兩人自湖北入夔門,與王繼恩一道 平定叛亂,看來他是自身難保。”
二人雖對李順有諸多不滿,但畢竟他是王小波妻弟,又相處多時,不免為他感懷。
淩風突然想起林詠尚在成都,心下有些憂來:“哎!曦兒隻有林詠這一個哥哥相依為命,若是林詠亡去,豈不令曦兒孤苦無依,她定是要傷心欲絕的。何 況我已答應曦兒,要南下向他哥哥提親,不行,得救下林詠才行!”
淩風心下打定主意,便向淩泊淵表明心跡,不料他竟讚同,道:“嗯,爹爹明白你的心跡,你和铖兒一道前去吧。宋先生和慧一大師以及西門先生們先行 前去了,你們去與他們會合便是,但不許擅自行動。”
淩風得允,自是滿口應諾,段铖一心想要尋仇,而程德玄與冰火門人正在王繼恩之處,他自是要去。淩風本想林曦留於京城,但她執意前往,無奈隻得同 意,趙妗更是勸服不了,於是原班人馬再返南下。
淳化五年正月十七,四人趕至成都東北的漢州境內,落腳雒縣,依宋乾留下的記號,四人終與慧一等人會合。
一見四人,宋乾當先向他們喋喋不休地數落李順:“哎!這個癟頭,氣煞俺了,怎麼說都不聽,非說要與官軍鬥戰到底。還不是借了王將軍威名,承借成 都城中百姓呼應,才奪得成都府,他有何能耐,敢對俺自稱大王?真是氣死俺了。”
淩風等人隻知是宋乾生氣,卻不明來由,忙向西門宮請教:“西門前輩,到底怎麼回事?把我師傅氣成這般模樣?”
西門宮走上前來,亦是含了怒氣,道:“不怪宋先生氣惱,我也生氣。李順這廝躲了成都,立國號大蜀,自封為大蜀王,自鳴得意。可如今劍州與閬州被 朝廷援軍攻破,起義軍十萬戰死三萬,眼見成都成了孤城,又被王繼恩大軍圍得水泄不通,宋先生念著王將軍的好兒,大起憐憫之心,就商議救他一條性命。 哎!哪知哪知我們拚死闖入成都府,他卻大言不慚,說要與官軍決戰到底,還自呼本王,把我們趕了去。”
臧既可也是一臉憤色,道:“他娘個腳,我們反倒熱臉貼了冷屁股,吃力不討好!”
淩風見眾人怒氣回蕩,想稍緩氣氛,於是道:“不要為他著惱,各人有各人的誌向,也許他也是為義軍著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