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她的話,我感到有許多問題需要反思。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尊嚴,同樣需要大人的尊重。如果父母背地裏和老師溝通,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有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父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同時把孩子在家裏的表現反映給老師,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有些父母一旦重視起來,就會更加嚴格地管教孩子,沒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心上。所以,家長在和老師溝通時,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孩子,不要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應該多與孩子交流,取得孩子的支持。
平時,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相處。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民主、平等、開放的家庭,父母和孩子相處得比較好,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相對比較高,很多這樣家庭的孩子願意主動和父母溝通,也會把自己遇到的煩惱向父母傾訴。這種家庭的孩子會理解父母,心平氣和地接受父母和老師之間的溝通。
家長和老師溝通前,要先征得孩子的同意。一般來說,父母要事先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找老師,找老師談什麼問題。如果是老師事先要求家長去學校,那就更要向孩子說明情況。如果孩子不喜歡父母去找老師,那父母要靜下心來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弄清楚孩子不讓自己找老師的原因:是怕同學說閑話?還是怕父母向老師告狀?抑或是怕老師向父母告狀?父母應想辦法消除孩子的顧慮。如果孩子認為沒有必要,要讓他說明理由,然後再和他商量,如果商量得宜,問題也能得到解決,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更好嗎?
父母在征得孩子的同意之後,還要說明何時去找老師。即使是電話聯係,父母也要說明什麼時候打電話給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取得孩子的信任,使孩子心裏也有個底。如果孩子說,今天不能找老師,那就要和孩子重新商量時間了。很多時候,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家長和老師溝通之後,應該把情況告訴孩子。比如這樣對孩子說:“我今天到學校去了,見到了老師,老師向我反映了你在學校的情況,我也把你在家裏的表現反映給了老師。”然後,家長應該把和老師談話的具體內容告訴孩子,而不能隱瞞,那樣隻會讓雙方相互猜疑。如果有些溝通內容家長不便告訴孩子,要予以妥善處理。比如,有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家長希望老師多予以鼓勵,這時候可以悄悄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及時予以表揚。但一定要跟老師溝通好,不露痕跡地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鼓勵,否則一旦讓孩子感覺到虛假,對孩子傷害會更大。當然,對那些平時缺乏自信的孩子,父母可以借此機會鼓勵孩子,比如,說孩子對老師的崇拜和信任,說老師對孩子的讚揚和期待。這招挺有效,特別是孩子和老師之間有點隔閡的時候,用這樣的方法比較容易化解雙方的誤會或矛盾。
聽了她的話,我感到有許多問題需要反思。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尊嚴,同樣需要大人的尊重。如果父母背地裏和老師溝通,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有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父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同時把孩子在家裏的表現反映給老師,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有些父母一旦重視起來,就會更加嚴格地管教孩子,沒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心上。所以,家長在和老師溝通時,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孩子,不要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應該多與孩子交流,取得孩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