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觀潮頓悟,他們這麼做是故意倒逼政府保持貼現,因為政府不想把公司給日本人,這麼一來,倒是試探出了的確沒錢,他們膽子就大了起來。當時持市場觀點的人都在賭收購,因為彙星集團提出了一份非常可觀的對價,一旦成功,幾乎市場上所有參與者,都幾乎可以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無風險套利30%以上,然而,仍有不少人力挺當地政府會貼現,這才是近期市場震蕩的根源。但是,這個答案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早就被設計好了,目的應該是掀起一場戰爭,或者說是日本這股勢力在中國的試局。
袁觀潮有點兒怨恨唐子風,他想起帝王醫藥是由唐子風的泰達證券承銷。袁觀潮甚至相信,早在多年前,帝王醫藥就被設計好了。
他想起,一個多月前,他參與的七牌梭哈局,約定的基調是聯手做多局,尊重市場,認為政府不會為了這樣一個公司而傾注多大的財力,更何況,當地政府財政岌岌可危。
在他那些“同門”看來,袁觀潮終究選擇遠離人群,是因為他不想操縱市場。
事實上,袁觀潮這些天一直有種不安的感覺,這種感覺已經很少出現,上一次出現,還是他預感日本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如今,見到山口,他覺得他不安的原因至少應驗了一半。
“我是否可以說,七牌梭哈局的其他幾位都將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都知道自己該站在什麼陣營?”
山口點點頭。
袁觀潮一絲苦笑。
“我找你,不是為了帝王醫藥,因為帝王醫藥可以說從上市那天起,就被設定好了命運。我們希望你做空,成為其他人最大的對手盤,掀起更大的驚濤駭浪。現在市場上都認為你是最大的多頭,如果你都是空頭了,將多有意思。你的損失,我們收購成功後自然會補償給你,但自此我們就聯合在一起了。我們是為了更長遠的目標,難道你不這麼想嗎?”
“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袁觀潮冷冷地說,表現出逐客的意思。
“有一件事,你可能會有興趣,事關你兒子……”
……
兩人聊完後,喬回來了。
山口靜靜等待袁觀潮的選擇,那少年機敏靈動的樣子又重現眼前,他心中浮現出了答案。
三
這天晚上,恐怕是袁觀潮最痛苦的一夜。
他坐在長廊的藤椅上,望著又下起的淅瀝淅瀝的雨,陰黑的模樣令人絕望。
很多人曾問他,為何會預見1987年的股災?
他對此總是一笑而過,因為他知道,不是他有多高明的預見,而是他知道周期背後的規律。在很多金融高手看來,宏觀選擇時無異於賭博,因為你永遠無法預見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就好比,你無法預見戰爭什麼時候爆發,可能一個偶然的因素,戰爭就被一觸即發,而打戰又可能引發油價飆升。
然而,在袁觀潮看來,在一個稍短的時間內,你無法看清趨勢與未來。但是,如果時間拉長,就有規律可循,就像一年四季一樣,經濟也有春夏秋冬。即使是打戰這件事,時間一長,也是必然的一環,如果是為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戰爭更是遲早會發生。總之,任何事情不可能毫無根據,所以在很多人眼中,再偶然的戰爭也應該存在於預見體係裏。
年輕時,袁觀潮癡迷於江恩(Gann),他覺得這個人簡直像神一樣的存在。
江恩的波浪理論就是試圖探索經濟與交易數字之間的規律。雖然不能說百分百準確,但江恩至少尋找到一種勝率,這也是他為什麼能通過交易,成為當時頂級富豪的原因。
袁觀潮後來癡迷於各種周期理論,尤其是長周期。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1926年提出的長波理論,與袁觀潮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個理論認為,長波周期的推動力是創新與主導產業的演化,隨著科技應用經曆大幅擴展、平穩增長、矛盾爆發、衰退,再重新進入新的核心科技突破這樣的長波周期循環,經濟會自發形成複蘇、繁榮、衰退、蕭條這樣一個輪回。
同時,由於技術創新的應用實踐較長,“康波周期”(Kondratieff Waves)通常經曆20~30年的上升,緊接著是20~30年下降的長周期波動。經濟學家無一例外地會在周期研究上有自己的高見,包括後來的熊彼特等都在周期理論上有自己的見解。
袁觀潮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變量,經過一番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觀察經濟周期的方法。
他永遠無法忘記1987年10月19日的那個星期一。
那天恐怕是很多金融人士無法抹去的黑色記憶。
那天,是他第一次到東京交易所實習,也是他第一次見到唐子風。
袁觀潮多少有點兒興奮,因為據他預測,有一場股災將不可遏製地要發生。
他抬頭看見了一個信號,不由得自言自語道:“很快就會出現股災吧?”
這時,他發現旁邊有個與他差不多大的青年,好像是聽到了他的話,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沒想到,很快就有交易員大聲說:“天啊,我一生中沒見過那麼多賣單,好像整個世界都沒有人在買。”
這是袁觀潮第一次經曆股災,而且就身處交易旋渦——證券交易所。
四處都是哀號,很多人直接癱軟在地上,日經指數就像一個遇到真空的風箏,直線掉落下來——一下子跌了620點。
“天哪,美國標普500指數也狂跌了1 000點!”
“全球股災!股災!股災!”
第二天更是驚人,日經指數又暴跌3 800點,兩天就暴跌了將近17%。
無數人哭天搶地。
袁觀潮覺得場麵太過殘忍,他轉過身,不忍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