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其輝對這件事著實上心,馬不停蹄地尋覓線索。
聶錚錚十分感激:“正好我這兩天沒事,陪您一起去吧!”
藍其輝:“好啊,這我可太高興了,我馬上出發去火車站,還有一個小時車就出發了,你來得及嗎?”
“來得及,我這就回去收拾行李。”聶錚錚速度很快,行李包裏的隨身物品都是備好的,拿上就能走。
兩人坐上動車,當晚抵達天津,順利到達清和圖書館。
藍其輝站在石拱門麵前對她介紹:“清和是這所圖書館主人的字,他年過90行動不便,目前在老家養老,這裏一直是他的學生在打理,收藏有全國各地的地方誌十萬餘本。他們保護措施做的挺好,我打電話過來時,管理員就說刺縣的縣誌一共有三本,都沒有損毀。”
聶錚錚邊打量這裏的環境,邊嘖嘖稱奇:“別人都是曲徑通幽,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這裏卻是獨辟蹊徑,用各類奇石來做景觀,很有意思。”
藍其輝摸著胡子笑道:“是的,你往院子中間看,那塊是清乾隆時期的太湖石,相當難得。”
聶錚錚欣賞幾分鍾後撤回了目光,奇石固然好看,但還不足以令她著迷。
“往這邊走,這所圖書館早上6點開門,晚上九點關門,現在已經七點半了,我們還有一個半小時。”藍其輝提醒她道。
聶錚錚點點頭,跟著他往裏走。
一進屋,她便看到一排排紅色原木打造的精致書架,呈V字型排列在空曠的房間內。四周有舒適的皮質沙發和書桌,配置有小巧的台燈,方便讀者隨時坐下閱讀。
藍其輝谘詢管理員,很順利地找到了刺縣縣誌。
他和聶錚錚低調地挑選了最裏麵的桌椅,小心翼翼地翻動紙張,生怕稍微用力就給撕破了。
聶錚錚拿出紙筆,打算一發現有用的文字就記錄下來。這裏不允許拍照但允許複印,隻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即可,但她還是更喜歡自己做筆記。
約莫過了半個小時,藍其輝先於她找到了線索,壓低嗓音驚喜地說道:“你來看這一頁,上麵提到了一位卸任回鄉的老者,說他懂洋文,尤其是西語,不但會說而且會寫。”
“這麼說很有可能就是他,那他姓甚名誰,卸任前官職是什麼?”聶錚錚問。
“根據這上麵的記載,他叫聶臏,曾經是一名官居五品的編修。”藍其輝皺著眉頭往後翻了一頁,“因為擅長西語,曾經被借調到鴻臚寺做過幾年賓客。這賓客就是負責外吏朝覲,諸蕃入貢的,有機會和外來使者接觸、交流。”
聶錚錚麵露喜色,“這不就對上了嗎?!既然做過賓客,說明他確實有可能和阿沁德蘭親王有來往!”
藍其輝笑了笑,繼續往後翻,“但還不能肯定就是他,如果能查到更多有關他的描述就好了,但可能性的確很大。”
過了一會兒,聶錚錚在自己翻閱的這本縣誌裏發現了一張黏在封底上的信。
藍其輝對這件事著實上心,馬不停蹄地尋覓線索。
聶錚錚十分感激:“正好我這兩天沒事,陪您一起去吧!”
藍其輝:“好啊,這我可太高興了,我馬上出發去火車站,還有一個小時車就出發了,你來得及嗎?”
“來得及,我這就回去收拾行李。”聶錚錚速度很快,行李包裏的隨身物品都是備好的,拿上就能走。
兩人坐上動車,當晚抵達天津,順利到達清和圖書館。
藍其輝站在石拱門麵前對她介紹:“清和是這所圖書館主人的字,他年過90行動不便,目前在老家養老,這裏一直是他的學生在打理,收藏有全國各地的地方誌十萬餘本。他們保護措施做的挺好,我打電話過來時,管理員就說刺縣的縣誌一共有三本,都沒有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