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旱災(2 / 3)

“哪裏,大家都是為了皇上效勞而已。”李哲的態度異常謙遜,對於承恩侯來說應該是好事兒。可不知道為什麼,他卻覺得如芒在背。

出了錦親王府,便直奔宮門口。可望著威脅的城門,又止住了腳步。咬了咬牙,還是徑自回了侯府。“希望,他沒有所托非人吧!”

第二天早朝,彈劾承恩侯的奏折幾乎淹沒了皇上的書案,就在眾人以為承恩侯難逃一劫的時候。皇帝卻將此事按下不提,上行下效可不是說說而已。

下朝之後,幾乎所有大臣都在暗中琢磨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隱情?連帶陸瑤光夫婦也同情上了,他們可沒忘記當初李哲、陸瑤光一家進京的理由。

這麼一聯係,承恩侯父子反而成為了被連累的那一個。彈劾承恩侯的折子也慢慢少了下來,可就在承恩侯鬆口氣的時候。楊家一位旁支弟子,學武歸來。聽到父母的抱怨,直接到錦親王府攔下了均兒。

“暗算人算什麼好漢,有本事你就同我一對一比試?”

均兒望著不知從哪兒鑽出來的人,異常蒙圈。這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奧,本世子怎麼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一宗罪?還是說,你隻是道聽途說,便自作主張?”

一開口便直戳對方的軟肋,來人又不善言辭。直接氣紅了一張臉:“你……”

“我什麼,天真的孩子,最好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再替人出頭。”明明還是個孩子,偏偏要弄出一副老氣橫秋的語調。這不是在笑話自己衝動、不懂事兒嗎?

可他剛想反駁,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已經被均兒點了穴。整個人都成了一座活體雕像,眼睜睜的看著均兒兄妹與前來彙合的人離開。

西城,某處宅子裏。“什麼,連李恒均的衣角都沒摸到,便失敗了?”

“是,那小子太過狡猾了。看來咱們的動作已經引起了對方的警惕,短時間內,再想利用離間計對方根本不可能上當。大人,咱們是不是該另想辦法了?”他就不明白了,大人為什麼非要利用楊家。難道就因為皇後,因為皇後誕下的三位皇子?

下首的男子胡思亂想著,一點兒沒注意到上首的“大人”一恍惚間的怔忪,“立馬啟動第二套方案。”

下首的男子聞言一愣,接著便是狂喜。這樣他們就不用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兄弟了。“是,屬下這就傳令!”

陸瑤光他們還在等著對方出招,卻不知這一次人家徹底改變了策略。離京千裏之外的岑城,雨季本該是一年一度糧食瘋長的時候。可現在天氣與以往並沒有什麼不同,雨水卻遲遲不下,這樣下去可要影響秋天的收成的。

老百姓過日子,指望的便是田間地頭。地裏的糧食受了影響,很大程度上會引發災難的。

手裏有銀錢的已經開始偷偷囤積口糧,糧食更是一天一個價,時間一長民變是必然的。風雨欲來,當地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卻將種種跡象隱瞞不報。

還是“鍾靈毓秀”的人傳出消息,陸瑤光才得知在他們不知道的情況,嘩變已經迫在眉睫。

可即便陸瑤光擁有空間,老天爺的事兒也改變不了多少。現在他們能做的隻是將消息透給皇帝。調集錢糧、安撫百姓,這些必須由皇帝去做。他們夫妻現在能做的便是悄悄尋找水源,查清這件事情的背後有無黑手。

據侯信心中所說,岑城的幹旱來的蹊蹺。恰恰之前還在京城蠢蠢欲動的勢力,突然間消失無蹤。

陸瑤光總覺得兩者脫不開幹係,雖然很匪夷所思。可她本身就是匪夷所思的存在,再遇到一些超出常理的事情,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暗中調集人手,對岑城多了幾分關注。

相比陸瑤光仗著空間穩坐釣魚台,朝堂上的緊張氣氛卻在四處蔓延。甚至這股氣氛還飄到了後宮之中。

有的人更是借機生事,傳播流言,將這頂大帽子扣在了皇後頭上。皆言岑城幹旱,乃是皇後不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