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收個才子當師爺(1 / 2)

楊誌才和陳宣理先聽說了方綏鶴在榜文上留下這首詩之後,準備離開的事情。

便立刻尋找方綏鶴,在城門攔住了他。

兩人先是勸說了一陣,可方綏鶴去意已決。

無奈,陳宣理想到劉清明,便借四人交情不淺唯有,說服方綏鶴要走,也要讓劉清明知道,來送行。

他讓楊誌才攔著方綏鶴,跑到客棧找劉清明。

等了好久,楊誌才一直攔著方綏鶴馬車,好說歹說,也沒能說動他。

“方兄,當真就這麼離開?”劉清明跑到馬車前問道。

從詩中,他能看的出,方綏鶴心灰意冷。

對當今官場的失望。

“不離開又如何,難道要跟那些貪官汙吏,同流合汙不成?我方某雖然不才,但也不屑為了這樣的朝堂,寒窗苦讀,浪費時間。”方綏鶴說道,心中的憤懣壓抑了良久,早已經按捺不住,爆發出來。

寒窗苦讀十數載,到頭來不及出身的紈絝子弟。

這口氣,怎麼能咽的下。

“方兄若是如此,在下真是看錯你了。”

劉清明搖頭,說道:“不瞞你說,我今日進宮麵聖,同樣被貪官汙吏排擠,不能留在洛陽,很快就會到東郡下縣上任。”

看著方綏鶴,劉清明接著說道:“但是我不會因為這樣,就放任自流了。讀書,不是為了功名,考取功名,也不一定隻是為了利祿!當個京官有什麼了不起,這洛陽城中的人沉迷在虛榮的繁華之中,可知道外麵有多少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讀書,為官,首要的便是要為百姓謀福。能造福一方百姓,才不枉你我十年寒窗的苦。而不是去爭什麼功名利祿!”

劉清明一番話,說的字字鏗鏘。

“劉兄說的是,我們讀書不就是看到很多不公,看到百姓們的苦難,才想考取功名的嗎?”

“是啊,方兄,雖然這次挫敗,但我們的學識還在。不能因為這一次的挫折,便心灰意冷了啊。”

陳宣理和楊誌才勸說道。

“那又能如何?我等沒有功名在身,如何為百姓造福?”方綏鶴輕笑一聲,一介白衣出身罷了,就算有再多的才華,也不過還是一介白衣。

看得見的百姓苦難,卻沒有任何辦法。

這隻會讓他更加厭惡官場的腐朽和黑暗,朝廷的不作為,當今皇帝的昏庸和糜爛。

“方兄若是不棄,在下想請方兄與我一起去上任。去為在天災人禍之中,受苦受難的百姓們造福。”劉清明真誠的說道。

誠意邀請方綏鶴同行。

在這洛陽城千名學子之中,他唯一見到智力值在八十以上的,就隻有方綏鶴。

這麼高的點數,方綏鶴絕對不會是碌碌無為之輩。

空有才學,卻不能施展抱負,這樣的人才要是因為對官場失望,而選擇放任自流,那就太可惜了。

“雖然我隻是一任下縣的縣丞,能為百姓所做的有限。天下受苦受難的百姓很多,可能做多少,便是多少。”

劉清明輕歎一聲,響起來時路上看到的那些流民,接著說道:“方兄的失望心裏我明白,可若是方兄就這麼離開洛陽城,去天下雲遊,你會發現,苦悶不滿隻會更加沉重。因為你見到的,不是大好的河山,是朱門酒肉,餓殍遍野,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民百姓。”

“這洛陽城中的不公,和天下的不公相比,太不值一提了。方兄若是不信,大可以跟在下同行,我可以保證,方兄所見到的不是得意的江山如畫,而是真的屍橫遍野。”

“在下誠心相邀,方兄若是以為在下說得對,當年讀書之時,不僅僅是為了功名利祿的話,在下希望方兄能與我一起,實現當年你我的抱負和理想。哪怕幫不了天下黎民,至少也能幫助一方百姓,不負初心。”劉清明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