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們紛紛走出窩棚,但依然不敢靠近。
他們確實被禍害怕了,沒發大水之前,雖然家家有耕地,但苛捐雜稅依然不少,能有個溫飽本來就很難。
蔣大人更是巧立名目,各種收稅,還有朝廷的征勞力、征兵,說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一點也不為過。
大水過後,就更不用說了,蔣大人並不是沒派人來過,將他們僅有的從水中撈出的那一點點家底,也給搶光了。
除了身上破衣爛衫,就是草木架起的窩棚,還有身邊幾個破罐爛碗。吃的隻有草根樹葉,有點力氣的人,早就離開了家去討飯活命。
“太慘了!”
“看到他們就感覺很沉重。”
“還好,我們活在當下,而不是古代。”
“表示隻羨慕古代的達官貴人能三妻四妾,不想當百姓。”
……
觀眾們紛紛歎息。
看到這些難民,很多人並不敢想象,他們是如何活下來的。吃草根樹皮,那是戰爭時期的事情了,對觀眾們而言很久遠。
“百姓們,你們放心吧,本官不收稅,這些米糧隻為了給你們做飯。”劉清明安慰難民不安的情緒說道。
一旁孔慶希已經吩咐三個衙役開始搭建篝火,將米袋子打開,準備熬粥做飯了。
“老丈,把你的鍋借我們用用,我們也是難民,是跟著劉大人來的。劉大人是好官,在封丘縣城,每天都能吃得飽。”一個衙役說道。
做飯總的有鍋灶,他們來的時候隻帶了米,見一個老者抱著口大黑鍋,便向他解釋。
老者木訥的鬆開手。
三十來個難民,則怔怔的待在原地,看著一行人忙活。
很快米香氣飄起,幾個孩童大著膽子圍了上去,站在周圍吞咽口水。
“把你的碗給我。”周武說道,從一個孩子手裏接過碗,給他盛了一碗米粥,接著說道:“來吃吧。”
孩童接過碗,抱在手裏低頭狠灌,燙的眼淚都流下來了,也不在乎。
看著幾個孩子紛紛如此。
周圍接著喊道:“都看到了吧,我們劉大人不是來跟你們為難的,咱們封丘來了個好官,大人這次來,是為了視察災情,都過來吧,每人都有飯吃。”
難民們試探性的圍了過來。
周武接過他們手中的破碗,破陶罐等,一個個給他們盛了粥,這才讓他們漸漸放下懼怕和戒心,蹲在地上埋頭狂喝。
“老丈,家裏還有什麼人嗎?”看著難民們饑餓的樣子,劉清明心塞,走近之前的老者詢問說道。
“大人,你真是一個好官。”老丈抬頭說道,米粥糊的半張臉都是。
“老丈,劉大人問你,家裏還有什麼人!?”周武扯著嗓子詢問。
“沒了沒了,我有四個兒子,三個兒子去當兵,都戰死了。小兒子帶著媳婦,小孫子去乞討了。我走不動了,就沒去。”老丈說道,接著埋頭喝粥。
劉清明嘖了一聲。
起身看著蹲在地上要麼坐在地上喝粥的難民,心裏越發不是滋味。
“韓士曹佐!”
“大人?”
“封丘縣總共有多少個村莊?”劉清明問道。
韓士曹佐連忙取出地圖。
“本官問你,大災過後,還有多少個村莊?”看到他那地圖,劉清明頓時不滿。
封丘縣地圖上有多少個村莊當然知道,他要知道的是,大災過後,還有多少個村莊在災難中沒有被徹底摧毀。
像這樣留在村裏的難民,還有幾處。
“這個……大人,小人也不知道,小人隻知道,南北受災情況還算好,西麵的村莊基本上都在大水裏被衝垮了,活著的人恐怕沒有幾個。”韓士曹佐心驚膽顫,就怕劉清明不高興。
以前他從來不過問這些,除了剛發大水的時候,蔣大人詢問過他災情。
他出城看了看,見西方幾乎成了汪洋,根本沒有去細看,便彙報給了蔣大人受災很嚴重的情況。
自那之後,為了征稅南北走了一趟,見到的存在剩下的不到十個,大水沒退,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到西邊去。
劉清明斜了眼韓士曹佐,很想將他扔進水裏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