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直播行刑(1 / 2)

何朝何代,有過這樣的機構?

給孤老幼兒建立專門的養育和養老場所,曆來他聽說都沒聽說過,更不要說各朝代,對孤老兒童的態度。

向這樣的人,多是行乞自生自滅的命運。

劉清明被稱讚的小小的虛榮了一下,微微笑笑說道:“你先別誇我,擴建封丘城,安置九百多難民並不容易。而且,一旦建了新住地,管理上也需要人手。尤其是福利院和敬老院,要有專門的人來負責,老人和孩童的吃喝,也都是問題。還需要方兄招募等多的人員,來專門負責這一塊。”

“當然,是有償的。這方麵可以從衙門的庫存銀兩來支出,具體該支出多少錢糧,就請方兄來製一個具體的薪資表吧。”

“大人放心,這點小事我會辦妥。”方綏鶴說道。

劉清明想了想。

“還有明日問斬蔣懷和其呈的事情,犯人的認罪狀,方兄可寫好了?”

“還沒寫,不如我現在就寫吧。明日處斬人犯,先把兩人的認罪狀寫出來。”方綏鶴說道,這個事他還沒來得及出來。

放低了招人的門檻之後,今天有不少人前來應召。

他一個個親自的考核,最終選中幾個學識還算可以的,光處理這個事情,還有新來的難民人數增加,又要重新計算糧食能用多久,供狀的事情也就給耽誤了。

“就在這寫吧,寫完了我看看。”劉清明說道。將圖紙和難民登記的造冊收起,把桌案讓給方綏鶴使用。

他則站到了一旁,靠近燭火仔細看了下難民登記的信息。

總共九百多人,其中一部分是封丘本地的,更多的則是外來戶。大災過後,封丘本地的災民往外逃難,外地的災民來到封丘。

其實走走停停,到哪都吃不飽穿不暖,更別說有個落腳的地方,多是被驅趕的結果。

“看來,不僅要建造兩百戶新房屋,還要建造更多,以後可能還會有難民來,往外逃難的人也還會回來,兩百戶恐怕不夠用啊。”劉清明自言自語,除了孤寡老人和孤兒,有家有口的難民正好兩百戶。平均三人為一戶人家。

可是,這些孤寡老人之中,有不少並非真的孤老,有的孩子當兵去了,有的被抓勞力出去開挖永濟渠去了,是死是活暫且無法知道,但不排除還有人回來。

還有那些逃災離開的百姓,在外麵沒有落腳地,等大水徹底退去後,還是會重回家鄉。

考慮到這些,劉清明意識到兩百戶肯定不夠,還要多增加一百戶。

反正也是擴建了,幹脆擴建大一些,等建完之後,城牆也重新修整一遍,以備將來的亂世到來。

“方兄,趙捕頭他們回來過嗎?”劉清明問道。

“我沒見到他們,想必還在統計城中百姓人口吧。”方綏鶴一邊埋頭些認罪狀,沒有抬頭回答了一聲。

劉清明沒再打攪他,想來封丘城沒有遭到水災影響,不會有多少空餘的房屋。

他一邊看著登記冊,等著方綏鶴將認罪狀寫好。

“大人,你看看如何,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在修改。”方綏鶴將認罪狀寫完之後,拿給劉清明看。

方綏鶴的文采,自然不必說。

將蔣懷和其呈的罪證,一一列舉在案,並書寫上對於兩人判處死刑的結果。

“行,明日午時就處決了蔣懷和其呈,再給諸功曹等人一個警示。到時候,把他們都叫去觀斬!”劉清明說道。

方綏鶴收起認罪狀,吹滅油燈,兩人返回府中。

府裏亮著燈,但人基本上都已經睡覺了。

溫婉兒和琴兒見劉清明回來,從內堂迎出。

“公子,方公子。”

“婉兒姑娘。”

“公子你們還沒用飯吧?琴兒,去把飯菜端來。”溫婉兒說道。

劉清明確實沒吃飯呢,方綏鶴也沒來得及吃飯,溫婉兒和琴兒伺候兩人吃完飯,方綏鶴便回房休息了。

琴兒收拾餐桌,溫婉兒跟著劉清明來到臥室,說道:“公子,明日監斬,是公子上任以來第一次處決犯人,公子沐浴吧,水已經收好了,公子也勞累了一天了,婉兒伺候公子沐浴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