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難民回來了(1 / 2)

跟觀眾們互懟了半個時辰,劉清明都懟累了。

觀眾們的心情,倒是好了很多。

圍繞著青蓮妹妹,開展的一場互懟大戰,不出任何意外的觀眾們最終取得了勝利。

“你們都是爺,我不理你們。”劉清明敗下陣之後,看著何福等人來送水,端著小麥種子走向地頭。

“青蓮還在傷心?”

“老爺,青蓮不娘不在府中,婉兒姑娘帶著她出去走走散心去了。”何福回答說道。

劉清明點頭。

有溫婉兒在,他當真省心不少。

這個心思細膩的女孩子,也當真很難得,府中大小事務不但能處理的很好,也很懂得照顧人。

“你們去跟大家送水吧。”劉清明將陶碗還給何福。

“是,老爺。”

何福帶著兩個下人,推著水繼續給其他人送水喝。

劉清明剛返回田間播種,餘光看到方綏鶴的身影,向這裏走來。

吃完午飯後,方綏鶴沒有來耕種,孔慶希也沒有來,劉清明也沒管他們去幹什麼了。

此時方綏鶴來找他,不僅僅跟著孔慶希,還帶來了兩個看起來很有書卷氣的老者。

“大人!”

“大人!”

方綏鶴先向劉清明行禮,隨後兩個老者也向劉清明行禮。

“這兩位是?”

“大人,這兩人是我找來的私塾先生。”方綏鶴說道,因為劉清明之前跟他說過,要建兒童福利院和敬老院。

他便想著,劉清明很可能還會開辦私塾。

所以,這幾天除了招募官吏之外,也一直在尋找私塾的教書先生,這兩位便是了。

“還是方兄知我!”劉清明頓時一笑,私塾的事情當然想過,隻是這事還沒有提上日程。本想著等難民的安置問題解決了,再考慮建私塾的,畢竟這事與其他事情相比沒那麼急迫,沒想到方綏鶴自己先辦了。

“這事方兄處理就好,需要建私塾的話,給諸功曹說一聲,在城東或者城裏,選個地方建造就好。”劉清明說道。

“大人,私塾不用另選地址。城中就有,這兩位本就是教書的先生,隻是因為城中出現瘟疫之後,有孩童染上了瘟疫。他們怕傳染到其他孩童,便停止了課堂,一直停到現在。”方綏鶴說道。

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難民湧進城後,封丘城的百姓生活也受到波及,很多人家吃飯都成問題,更不要說讓孩子學習了。

加上瘟疫出現,蔣懷為了中飽私囊,僅僅控製住瘟疫,卻不管得了疫病的人死活,親自下令讓私塾關門。

現在疫病沒了,看到方綏鶴又在招募教書先生,這兩人才主動找上他。

“那就更好了,還有什麼困難?”劉清明問道。

“大人,城中的孩童很多,尤其是難民家中的孩童,雖然私塾是有,但就這兩位先生恐怕不夠,還有書本的問題……”

“這些不用跟我說,需要什麼方兄自己去辦就行。需要的銀子,到縣衙庫房自取就是。”劉清明說道。

方綏鶴點頭應了一聲是。

他來就是為了向劉清明彙報一聲。

“還有什麼事情?”

“還有,難民的名牒都已經做好,分發了下去。不過新的難民來了。”方綏鶴回答。他們卻是幫助劉清明辦了很多事。

難民安置在封丘城東,除了一些封丘本地的人之外,還有一些外來的難民。從外地來到封丘安家落戶,不是想來就來的,需要給每戶人家重新登記入戶。

所謂名牒,就是身份證!

這幾天,他也在忙著這事。

中午吃完飯,諸功曹便找到他,告知難民的名牒都已經做好,剛才發的時候,見到不少難民從南方回來,詢問才知道是逃難離開的人,在外麵也沒能找到安身之所,不少人聽說大水已經退去,便紛紛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