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完諸功曹豬圈要怎麼建,劉清明沒有離開,實在不放心,畢竟這種養豬的方法,在這個朝代還沒有施行。
他幹脆坐在一旁,看負責監督,偶爾指點一下不對的地方。
諸功曹分出一部分人,專門負責建造養殖上,剩下的人則依然負責鋪路,修葺私塾的福利院,木匠們打製著課桌。
“主播,豬圈裏麵鋪點土,墊高一些,避免下雨的時候水流進去。”
“主播,雞舍也是一樣。”
“幹草鋪的也不對,又不是養牛,鋪開了。”
“別忘了讓木匠做幾個水槽和食槽。”
“咱們這是集體搞養殖?”
“哈哈!”
……
觀眾們時不時的提出意見。
看到一座座小院子建好,兒童福利院,敬老院和私塾也慢慢都建造的像模像樣,觀眾們很期待,養殖廠建立起來後的樣子。
“還是人多了好,有你們幫忙,發現不少問題啊。”根據觀眾們的意見,劉清明又吩咐難民們該怎麼做。
下午四點多鍾,除了木匠們沒完工,鋪路的工人,紮草氈子的農婦都完工了,大家加入到建造雞舍,鴨舍的行列中。
還沒到傍晚,便將養殖廠也建好了。
看著建好的養殖廠,劉清明滿意的點頭。
“下麵就是進幼崽了。”
“對啊,主播你上哪買小豬去啊?”
“小雞仔也沒。”
“小雞仔可以買母雞孵蛋。”
“羊呢,牛呢,這些總要買吧?”
……
觀眾們為劉清明想到下麵的問題。
養殖廠建好了,總該進幼苗,可顯然隋朝沒有養殖廠,上哪搞那麼多小雞小鴨子的來養,也是問題。
“這都不是事,不著急。”劉清明笑道,沒有可以孵,牛羊豬的可以從百姓們手裏買啊。沒有養豬仔,買成年豬下崽總行吧。
“大人,都建好了,您看還有什麼需要建造的?”諸功曹問道,曆經十幾天,終於徹底完工。
要是劉清明沒什麼吩咐了,便是該給勞工們發工錢的時候。
“大人,還招募勞工嗎?我也能照顧孩童吃喝起居。”
“大人,我家裏養過羊,您看我能不能也為您放羊啊?”
“大人大人,我也會,雞鴨的家裏都養過。”
“大人,小人以前給李員外家養過牛,讓下人給您喂牛吧?”
百姓們圍上來。
沒活幹了,他們也想找個活計。
劉大人開出的工錢雖然都是一般的價格,但是沒有活幹,他們便沒有收入。在這裏安家落戶了,總該為後麵的生活做打算。
“大家都不要著急,本官還有任務要給你們做。”劉清明抬抬手,讓眾人不要爭,走出人群來到諸功曹等人招募的桌子前,拿起毛筆又畫了個簡易的草圖,跟雞舍有幾分相似。
“大棚!”
“還是,燒火保溫的溫室大棚。”
“主播,你建大棚也沒塑料布啊。”
“種些不需要日照的蔬菜?”
……
觀眾們看到劉清明畫的東西,就猜到是該建造大棚的時候了。
但是沒有猜出來,在沒有塑料布和玻璃,硬塑料板的情況下,他該怎麼建大棚,也沒猜出來他該怎麼保溫。
“其實不用考慮保溫,這個季節,除了種白菜和蘿卜之外,種一些蒜和韭菜收蒜黃和韭菜黃很快的。”劉清明說道。
保溫的問題他想過了,確實不好控製。
用草氈子代替塑料,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重要的是,他故意留下了一千畝的耕地種菜,量很大!
收了的菜,用地窖儲存嘛!
凍不壞,熱不爛天然的冰箱。
這個時候種植,等天冷了,白菜蘿卜也差不多用不了多久就成熟了,不用多考慮保溫的問題,用草氈子在晚上遮擋將冷就足夠。
“看到本官畫的了吧,就按照這樣子,將剩下的耕地建出來,然後種菜。今天就到這裏,大家也都累了,明天再建造。”劉清明將畫的大棚草圖交給諸功曹,然後交給他該怎麼建造,如何用竹竿搭建。
“等建好了這些,就可以給大家發工錢了。”劉清明說道,百姓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他離開城東,向府中走去。
還沒到府門前,便遇上方綏鶴從府中走出來。
“大人!”
“方兄找我是私塾的事情吧?進來說吧。”劉清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