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暈,這可是位大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人物,現在在封丘?”
“徐世積有當過教書先生?”
“主播沒認錯人?徐世積家境富裕,他老子還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怎麼可能跑封丘來,還幫你教書,他可不缺錢。”
“真要是他,主播可要跟徐世積打好關係啊,要是能收為屬下就爽了。”
“徐世積可是大將級別的,軍事才能很強的,助你打天下啊!”
“史書上沒有對徐世積早年的經曆過多記載,不過,滑洲和萬崗距離封丘都不算遠,應該不會錯。”
……
觀眾們議論紛紛。
一個未來的大將軍,跑來給劉清明當教書先生,這是白送上門的人頭,不能不收割!
結識這麼個人物,關係處理的好了,未來的好處那必是大大的好。
“徐世積長什麼樣,是個什麼樣的人?”點火吹蠟燭問道。
“回頭給你們看看,人剛走了。”劉清明笑道,看到觀眾們各種美好的臆想,他都覺得必須得跟徐世積打好關係,與這麼個大人物結識,未來應該挺爽。
一邊跟觀眾交談,一邊吃飯。
吃完飯,來到衙門,劉清明並沒有見到徐世積。
縣衙大院之中,還有稀稀拉拉的一些百姓,帶著孩子來報名上學,隻有一個教書先生負責登記。
劉清明詢問了一下,才知道,方綏鶴給他們各自安排的任務。
有人去了城西,難民們家的孩子還有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也要上學,也要登記。
還有一些人,去做家訪去了。
因為難民亂報名,多報名的行為,給他們添了不小的工作量,還有些孩子智商不全的也來報名,他們必須盡快將能上學的孩子梳理出來,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好安排教學。
“那就沒得看了,下次有機會的吧。”劉清明點頭表示知道了,離開縣衙來到城西。
城西。
諸功曹等人正在率領著勞工建蔬菜大棚。
這可是個大工程,一千畝地,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工的。
按照劉清明所畫的大棚草圖,勞工們在諸功曹的指揮下,已經動工。
“不對不對,這邊不用建那麼高,這邊高,那邊要低,成階梯式。這些竹竿,兩頭捆綁在一起,大頭插在地裏,另一端搭在牆上固定,這樣鋪草氈子的時候,從上往下一滾就好了。”劉清明也在現場指點,先指揮勞工們建好一個樣板出來,再讓他們仿照這個樣板建造。
第一個樣板建好之後。
勞工們有了心裏也都大概明白該怎麼建造,再動工速度也就更快了些。
“草氈子派人紮了嗎?”
“大人,婦人負責紮草氈子,都在城東那裏,紮完了再送到這裏來。”諸功曹回話說道。
劉清明點頭,沒有在多問。
望著現代化的大棚雛形,都能看到一排排大棚立在菜地上,是個什麼樣子。
“主播,我有個提議,你為什麼不挖菜窖呢。反正也是為了能多道菜吃。”我們都是活菩薩說道。
“菜窖我有想過,等蘿卜白菜該收的時候,挖個菜窖儲藏,現在不著急。”劉清明說道。
“不是,我是說挖個醃酸菜的菜窖。”
“東北人?”
“嗯呢!”
“你會醃酸菜?”
“會啊,我們東北人都會醃酸菜。”
“那你們不早說,這個主意不錯,醃點酸菜還能調酸辣白菜吃,泡菜也行啊。”劉清明舉一反三,為了能增加點其他菜品,免得一冬天隻吃這幾樣菜,也算是煞費苦心了。而且,酸菜這東西在河南河北,山東江蘇這一代肯定沒有,是個新市場!
“我靠,你也沒問呐!”我們都是活菩薩說道。
“來來,怎麼挖,需要大多的菜窖?不對,醃酸菜的地窖不得用水泥嗎,這個朝代沒有水泥吧?”劉清明問道。
“沒有。”
“沒有是沒有,但是有水泥的代替品,你可以用三合土嘛,或者用糯米灰漿,這可是好東西勝過水泥!”
“還有蜃灰,就是古代燒製的白石灰。”
“石灰肯定不會行,石灰吸水,就用糯米灰漿,這東西好弄,隋朝用來建造宗廟,墓葬的都是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