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過這樣的!
陳放當監察禦史也有數載,巡察各地,大大小小也抓了不少的官員,百姓們見到當地父母官被抓,歡呼雀躍的有之,沿街扔菜葉臭雞蛋的有之,也有疑惑不解好奇圍觀的,像這樣鬧縣衙大堂,讓他無法審案的,是第一次遇見。
也許劉清明是個好官,也許這些百姓是他早就安排好的,但不管如何,他既然來了,就一定會審查清楚,百姓鬧事並不能解決問題。
椅子又被搬了回來,常彪命手下捕快持刀,將百姓堵在縣衙大門外,內堂聲音小了很多,他才能繼續說道:“陳大人都看到了吧,百姓如此作為,本官也是頭一次見到。這般組織百姓哄鬧,有意阻撓,是想給你我二人施壓呢。”
“常大人稍安勿躁,本官既然來了,自然要審理清楚。”
陳大人端坐在內堂,命站在內堂門口的東郡捕頭,去將錢糧的賬簿取來。
“大人,百姓堵在大門外,根本出不去。”捕頭說道。
“再鬧事者,就以律法處置!”常彪喝道。
“常大人!這裏是封丘,既然常大人誣陷下官組織百姓鬧事,還是讓下官去將百姓遣散以證清白吧。你身為郡丞不在意我封丘百姓死活,下官畢竟還是縣丞,把百姓抓起來,還不是讓下官善後?”劉清明說道。
常彪冷兮兮的看著他。
“本官批準你去。”陳大人微微沉吟,點頭應允。
劉清明走出內堂,一眼便看到站在大門外的明揚和隨遇,百姓看到他,呼喊聲更勝。東郡捕頭跟在他身邊,示意站在門內的捕快讓開,讓劉清明走了過去。
“大家都散了吧,本官沒事。不過是處理些公務罷了。”
劉清明抬手,示意百姓安靜,接著說道:“該幹什麼的都去幹什麼,你們不必圍在這裏。方主簿,跟這位捕頭去將錢糧的賬簿取來。”
百姓們稍稍安靜了許多,紛紛讓開一條路,讓方綏鶴和捕頭離開。
“大家不要再圍著了,都散去吧。”劉清明又說了一遍,隨後看向明揚和隨遇兩人,低聲問道:“溫婉兒呢?”
“老爺,姑娘不在府中,出城了。收是婉兒姑娘讓我們來的。”明揚小聲說道。
劉清明點頭。
“你們也回去吧,告訴青蓮老爺沒事,讓她不要擔心。”
“是,老爺。”
“大家都散了!”
看著百姓們慢慢離開,還有些人不願意離去,但也沒有在呼喊,劉清明這才返回。
沒多久,方綏鶴和捕頭便回來了。
方綏鶴還是站在大堂上,捕頭將賬簿送到內堂。
陳大人接過賬簿看了看,又將賬目遞給常彪,問道:“劉大人上任封丘縣丞的時候,衙門庫存的糧米一點都沒有?”
“是,前任縣丞蔣懷貪贓枉法,把錢糧都貪墨幹淨了。”
“既然如此,三千五百石糧食,你從何而來?”常彪問道。
“當然是買的。”
“在哪裏買的?”
“哪裏都有,長恒、開封,距離封丘比較近的各郡縣,本官都派人去買過糧米。”劉清明說道。
“派何人去的?”陳大人問道。
“周武!”
“大人?”周武快步走進來,他一直在內堂外候著,聽到裏麵的問答,進來後便說道:“兩位大人,小人可以作證,劉大人派小人和鄭旺等人去買過糧食。”
“三千五百石糧食,你就是把周邊各郡縣的糧鋪都買光了,也沒有那麼多。劉清明,你還想狡辯?除了官糧,你根本找不到這麼多糧米!”常彪喝道。
“常大人,你要是非這麼說,下官也沒轍。下官隻知道不能讓難民餓肚子,派人去各郡縣買糧,至於糧鋪哪來那麼多糧食,下官如何知道?”
“狡辯!陳大人,本官自知對下屬官員沒有管教好,有失察之罪,為了將功贖罪,本官已經派人去調查過,找到人證。”常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