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時辰後。
白子秋不斷催動傳送鈴,很快就抵達了荊州。
他現在已然是元嬰期的修為,催動起傳送鈴,已經不用像之前一般費勁。
並且。
催動的距離,也比之前要遠上不少。
甚至,比飛機還要更快。
若是換做之前,這麼長的距離,他恐怕中途起碼得休息一天才行的。
“隆中……”
白子秋呼出口氣,想到郭嘉預見的未來,身形一動,朝著隆中的方向而去。
一刻鍾後。
白子秋抵達隆中。
周圍一片青山綠水。
穀穗豐沃,有大漢在田間犁田耕種,老黃牛慢悠悠的走在田間,時不時發出一聲‘哞’聲。
農婦在河邊一邊用棒槌捶打衣服,一邊閑聊。
小孩在門戶前玩耍嬉鬧,互相追逐。
一派平和景象。
這種生活,對百姓而言,卻是再幸福不過。
“決不能讓這群幽冥之地的人,破壞這種美好生活。”
白子秋眯了眯眼。
就在他思索間。
一個農戶騎著黃牛,唱著悠揚的歌曲而來。
“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靜穀遺賢空對酒,誰人曾與敘經綸,往昔千載皆入話,鷹揚偉烈冠武臣,平生唯有天下誌,至今誰肯,誰肯論英雄。”
白子秋聽著歌曲,眼眸微閃。
這是諸葛亮所創的《隆中歌》,講述了自己的抱負和對天下局勢的看法。
能寫出這等辭藻,看來諸葛亮現在也是個心懷天下之輩。
白子秋走了過去,詢問道:“這位兄台,不知臥龍先生,現在何處?”
臥龍,指的自然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空明,號臥龍。
曾被水鏡先生司馬徽評價,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農戶見白子秋儀表非凡,不由心下凜然,開口道:“先生就在東麵數裏外的臥龍崗,不過臥龍先生近來似乎外出郊遊了,不在家中。”
“多謝。”白子秋輕輕點頭。
他身形一動,緩步朝著臥龍崗行去。
一路上。
風景格外秀美,空氣中,都彌漫著甘甜的味道。
不得不說。
這諸葛亮選位置的地方,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至少。
這裏的靈氣,比之其他地方,要濃鬱了不少。
這方水土,可以養出不少人傑。
不多時。
白子秋便來到了臥龍崗。
一座雅致的院落,便出現在眼前。
院落前,有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順著小橋流淌而過。
周圍還種植著一顆顆細柳,微風拂過,蕩起翠綠的枝葉。
不過。
若是仔細看去,這些細柳,排布的位置,看似散亂,卻頗為玄妙。
隱隱有五行八卦之意。
這是一種特殊的法陣。
兼具攻、防、輔三種功能。
“這諸葛亮能排出這等法陣,法陣上的造詣,看來也是頗為不俗。”白子秋微微點頭。
不過。
他心中卻沒有太過驚訝。
能以一己之力,令本來聲名不顯的劉備登上帝位,三分天下。
縱觀整個三國時代,諸葛亮的能力,也無人能出其右。
有這等本事,倒也並不稀奇。
“咚咚咚。”
白子秋走到院落前,敲了敲院門。
不多時。
一個書童將門打開,看著白子秋道:“請問,您找誰?”
白子秋開口道:“吾乃白昊,自長安而來,特來拜見臥龍先生。”
書童聽到白子秋的名字,趕忙將院門打開,開口道:“可是白大將軍?”
“正是。”白子秋點了點頭。
他倒是沒想到,這小書童竟然認得自己。
看來。
諸葛亮在隆中與人飲酒作對時,沒少提自己的名字。
當然。
現在白子秋確實也算是聲名遠播了。
雖然還沒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但是大部分關注時政的人,都聽過他的名字。
他的信仰值,也幾乎增長了數百萬。
達到了三百萬的程度了。
書童眼眸微微一亮,趕忙道:“大將軍快請進,不知大將軍遠道而來,未能遠迎,還望大將軍恕罪。”
白子秋擺了擺手道:“不必多禮,我也是冒昧打擾。”
書童一邊引著白子秋進入院中,一邊開口道:“大將軍,您來的實在不湊巧,先生上月就遠遊去了,至今未歸,不過算算日子,也該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