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之後,大牛躺在床上,將意識飄去了老宅地裏。
池塘的水靜靜的倒映著滿天繁星與皎潔月光。玉米地的玉米杆因為有了神力的催發而長得格外茂盛。
二姑送的那些四季豆、青瓜、西紅柿、蔥花、茄子、辣椒也因為神力的輔助而比別人家的要長得好長得快。
巡視了一圈後,大牛又把意識飄向大山。
常言道,但凡美麗的山巒必然青翠加身。白木村的山群就是如此。滿山遍野撲麵而來盡是碧玉般的顏色,讓人心曠神怡。
它們沒有世界名山的巍峨,也沒有名勝古跡的別具一格。
它們綠得平庸,綠得尋常,與其他村子的山脈連為一體,並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正是因為平常,所以它們自由。不必遭受人工修浚,也不必在意遊人評測。
白天,它們靜默立在澄清長空下,以連綿不絕的姿態享受日光的熏陶。
夜晚,它們躺在幽深星空下,像俯臥的巨人,讓夜風滌去所有不安躁動,以最虔誠的姿勢接受星光洗禮。
大牛的意識每每於夜間進入大山,就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自由感。
今天晚飯時爺爺說的那番話,讓大牛意識到,自己必須加速致富進程,不然爺爺奶奶就得繼續飽受別人的冷眼。
而目前加速致富的唯一辦法就是,尋找一條巨大的五步蛇。
如果他能找到一條大得離譜的五步蛇,那就可以一夜致富,從此脫貧。
但不知是何緣故,他的意識在山林裏搜尋了好久,隻看見一些青蛇、銀環蛇等不值錢的小蛇。
超過兩斤以上的蛇,根本沒有看到。
大牛不死心,又往更遠的山巒尋去,仍舊找不到大蛇的影子。
或許真像別人說的,蛇是有靈性的。它們一定是感覺到了危險的存在,所以紛紛跑到其他村子避難去了。
沒辦法,既然大蛇找不到,大牛隻好又把目標鎖定在雞樅菌上。
近處的雞樅菌已經被采摘得隻剩零零散散的一些。要想一天采摘幾十斤,隻有往深山尋去。
他尋了一圈,發現好幾處長有茂密的雞樅菌。不過,這些地方離村子比較遠,從家裏走來,至少要三四個小時。
一來一回就是七八個小時,留給采蘑菇的時間並不多。
如果早上六點出發,十點到達目的地,下午兩點回家,一天也就隻能采四個小時左右。
雖然路途遠了點,但總比沒有好。
不過大牛也知道,一直這樣采摘雞樅菌並不是長久之計。
雖然白木村的大山很多,但值錢的植物跟動物都是有限的。
一直這樣盲目的消耗終有一天會把大山裏的一切搬空。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白木村的生態平衡被嚴重破壞。
最好的辦法就是種植一些值錢的植物。可是村子裏人多口雜,如果規模過大,植物生長速度過快,都會引人懷疑。
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牛還不具備建立一個農場的條件。
更何況,大規模種植需要本錢,而大牛目前都還沒脫貧呢。
所以,現在他還是得先依靠山林脫貧,等有了本錢之後,再尋求發財之道。
大牛五點鍾起床,吃過早飯,沒到六點就往山裏出發。
此時的村莊仍在睡夢之中,隻有雞鴨鳴叫,飛鳥輕啼。他跨著大步往山裏走去,鞋子與地麵摩擦,發出沙沙聲響。
走了約有一個時辰,大牛已經爬到山頂。身後是炊煙嫋嫋的村莊,前麵則是更高的山嶺。
山嶺彼此連接,層層疊疊,就像搖曳的裙裾,裙角一勾便是串串鋪著綠瑪瑙的山峰,或高或低。照在山頂的陽光,幻化出斑斕色彩,給翠色裙裾鍍上了一條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