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老東巴不會無緣無故的就送謝斌這麼一本字典,雖然說這樣的字典並不算值錢,在一些地方還有印刷版,但是從老東巴手裏送出來的卻大不一樣。能得到老東巴的作品,好多人都覺得那是無上的榮光,不光是納西族的人,就是其他人也覺得很有收藏價值,畢竟在世的老東巴越來越少,會寫東巴文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而正是如此,當謝斌對東巴文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時,才得到那位老東巴的青睞。謝斌對古文字的研究雖然不說是多深,可至少都有所涉獵,正是眼前這位師傅給他打下的基礎。
在跟那位老東巴交談良久之後,幹瘦的老東巴就把這本手抄本的字典送給了謝斌。這樣一來,就是沒有人教他,謝斌也能夠掌握這些東巴文。
東巴文幾乎全是象形文字,咋一看上去,甚至不像是文字,而像是一幅幅小巧而精致的畫。因為那些字的象形性實在太強了,簡直就是惟妙惟肖。
也正是如此,這字區分的時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有的字看上去就差不多,要不認真看幾乎看不出差別來。
不過呢,謝斌卻發現了東巴文的一個好處,那就是東巴文是天然的篆刻文字,幾乎不需要做什麼改動,把這些文字刻上去,那就是一幅非常美妙的圖畫,尤其是刻在印章上之後,像圖像字還像畫,妙趣橫生,要是能配合漢字或者其他古文字,相信這樣的組合隻會更好。
東巴文原本就是刻在岩石木片甲片上的,後來才逐漸移到紙麵上,但是現在依舊有很多東巴石刻,壁畫之類,使用的依舊是原始的東巴文。因此,這些東巴文用在篆刻上,是再適合不過了。
老爺子捧著這本手抄本的東巴字典,帶上老花鏡,一個字一個字的挨著研究起來,卻是把謝斌給忘記了。
這本東巴字典裏麵共收錄了一千七百多個字,相比起漢字來說是真不多。可這是傳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原始象形文字,一千多個足以讓人看的頭暈腦花了。
老爺子的古文字功底自然要比謝斌強很多,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研究,也很快就翻遍了。想要研究這古文字,沒什麼訣竅,就是熟練熟悉,一個個的從認識到了解,直到不用字典也能熟練的寫下來,當然,能讀出來就更好。
老爺子將這本東巴文字典翻了一邊後,笑著對謝斌道:“給你布置個作業,將這本大字典抄一份下來給我,正本你就自己留著吧。”
謝斌點點頭嘿嘿笑道:“保證完成任務,”這任務看似是刁難,其實是老爺子的良苦用心。想要熟悉一種語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抄寫,抄寫一邊的效果等於你看好幾遍。
還記得上學的時候,老師讓你們抄寫課文和單詞嗎?效果是不是要比單純的誦讀來得好?
等謝斌將這本手抄本的字典收起來的後,老爺子略帶感歎的對謝斌說道:“其實像東巴文這樣的文字,在國內還是有不少的,苗文藏文回文等等都是,這些文字雖然處境比東巴文好一些,但是使用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字,有的已經幹脆失傳了,有的有人會讀會唱,卻沒有人會寫了。”
謝斌聽了老爺子的感慨,點點頭道:“老師你放心吧,有機會我多收集一些這樣的文字,總不能讓它們就這樣白白失傳。”謝斌自然是聽出了老爺子的畫外之音,因此才做了這樣一個保證。
老爺子聞言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擺擺手道:“盡力就行,哎,也不知道有用沒用呢,文字的統一是必然的趨勢,就像秦國一統六國一樣,有些東西終歸是要被丟棄的。”
謝斌搖搖頭,“以前是以前,是為了統治的需求,而現在卻不一樣了,別的方麵不好說,但是在文化方麵還算是比較開明的,國家在這些傳統文化的保護上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老爺子點點頭,“這兩年確實是看到一些成績,隻是以前……”
說道以前那段歲月,是那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痛,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從謝斌的爺爺到他的微雕師傅,還有眼前這位篆刻師傅,都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感觸最深。
而謝斌耳濡目染之下,對哪個時候的情況了解的也比較多,也正是如此,才更加的心痛。
隻是前輩的是非功過,謝斌無意評論,他現在能夠盡一份心思,也就滿足了。就像老爺子所說,該丟棄的東西,遲早要丟棄的,誰也沒辦法阻擋時代所趨的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