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9章 墨色清韻(2 / 2)

但是謝斌跟李國輝聊天以後才明白,拍出這麼高的價格,除了吳老先生的水平很高之外,收藏家的炒作也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吳老先生畢竟是近代大家之一,保存下來的畫作非常多,有很大的炒作價值,隻要其中一幅能炒到高價,就能讓整體價格提升好幾倍,甚至更多。

如果諸位不信,可以看看近幾年創紀錄的拍賣作品,張大千齊白石吳冠中徐悲鴻傅抱石等人,全都是比較高產的畫家,也都是年代比較近的。反倒是那些作品傳世數量比較少的畫家,少有高價之作。

所以隻要留心一想,其中的貓膩就可以看明白了。拍賣行看好某一位畫家,然後大量收集其畫作,等到合適的時候推出其中的一兩幅精品,不管有人要沒人要,先拍出一個高價再說,然後開始炒作,把這位畫家炒火以後,再陸陸續續的推出這一係列的作品。

或許有些拍賣行的做法不盡相同,但是大概流程就是這樣的。蘇富比佳士得等大拍賣行就不必多說了,他們炒火元青花,炒火清宮玉璽,炒火張大千等人的作品,使用的手法也都是類似的,因為他們手裏有大量的流落海外的這類藝術品。

而李國輝現在也在這麼幹,不過他畢竟起步晚,隻能借著別人的梯子上樓,在蘇富比等拍賣行炒火一些近現代畫家時,他自己也跟著站點便宜。現在李國輝的手裏,光是吳冠中老先生的畫,就不下二十幅。光是這二十幅,就足夠博美拍賣行好幾年不缺乏壓軸拍賣品了。

看看這兩年的書畫市場,確實是挺驚人的,火爆程度一點也不比當初的元青花差。而且這書畫這東西的市場,隻要還有人在畫,就不會萎縮;可瓷器不行啊,非得是古瓷才有價值,要是換成現代工藝製成的瓷器,那也就是賣個成本賺點差價而已。

以後這古瓷或許會越來越貴,但是數量卻是越來越少,可供拍賣行操作的空間越來越小,所以這瓷器在火了一陣子之後,就沒什麼太大的動靜了,反倒是書畫一類迅速崛起。

就像齊白石的《山水冊》,九四年的時候在嘉德拍賣,拍出了五百一十七萬的價格,這已經是創紀錄的數字了。可在一一年的時候,卻拍出了一億九千四百萬的高價,算上傭金超過了兩個億,短短的十七年,增幅高達3700%,還有什麼投資比這個更賺錢的?

謝斌和李婧婧兩個人對這些東西都了解,也知道其中的一些內情,但是柳雯青不知道啊。聽著兩人的交談,柳雯青的小嘴張的老大,完全不敢相信還有什麼書畫能值那麼多錢。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單幅書畫的最高拍賣價遠不止兩個億,而是四億多。那同樣也是齊白石的作品,是他老人家在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之後畫的《鬆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這幅畫也是送給當時國民黨領導人的,直到零五年才從舊金山私人手中流出,隨後進入大陸。

這一幅畫不管是從技藝還是從立意來講,確實都無可挑剔。因為這畫是齊老在八十六歲時所作,正是技藝大成的時候;而這幅畫左右的四言篆書“人生長壽,天下太平”更是表達了作者當時對生活的理解和渴望,渴望人長壽,渴望天下平。

但不管怎麼說,這幅畫算上傭金高達4.255億的拍賣價,還是讓所有人為之側目,也徹底引爆了書畫市場的氣氛,要不然的話,這場拍賣會上的幾幅畫根本不可能拍到這麼高的價格。

李國輝也這也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幾個國際級拍賣行把書畫的價值炒了起來,李國輝自己卻悶聲發大財,好好的跟著賺了一筆。當然,要說李國輝沒有推波助瀾,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就是遊戲規則,玩的就是一個錢,要說起來,這些人玩錢的手段還是很厚道的,比起華爾街和股市上的那些人來說,實在要仁慈多了。最起碼拍賣行的的這些人,隻掏有錢人的口袋。

柳雯青就是學經濟管理的,倒是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事實上道理就這麼簡單,但是想要玩的轉,這信息必須跟的上。掌握著信息的人就等於掌握著財富。

就像李國輝,要是現在再去收購吳冠中的畫作,那已經晚了,頂多賺點辛苦錢。但是李國輝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和廣闊的人脈關係,在幾個大拍賣行還沒有開始炒作時候的就趕緊暗中動手,這才有了現在火爆的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