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來便優雅地展示了他嫻熟的十八道茶藝:第一道:“孔雀開屏”是孔雀向它的同伴展示它美麗的羽毛,在泡茶之前,向大家展示我們這些典雅精美,工藝獨特的精品茶具。
第二道:“火煮山泉”。“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今天我們選用的是純淨水,味道稍遜山泉水,請首長將就一下。
第三道:“紫筍酬賓”請大家鑒賞茶葉,可看其外形、色澤,以及嗅聞香氣。這是紫筍,羽著《茶經》稱:“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紫筍茶製茶工藝精湛,茶芽細嫩,色澤帶紫,其形如筍,自唐代伊始紫筍茶被列為貢茶,這罐茶葉顏色青中常翠,芽色帶紫,芽形如筍,葉底肥壯成朵,勻稱、緊結,此為紫筍中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泡茶前我們用沸水淋澆壺身可起到保持壺溫的作用。亦可借此為各位首長接風洗臣,洗去一路風塵。
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幹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首長的尊敬。
第六道:“紫筍入宮”茶似紫筍,壺似宮殿,取茶通常取壺的二分之一處這主要取決於大家的濃淡口味,詩人蘇軾把紫筍入宮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細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在詩句中把上好的紫筍茶比作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輕移蓮步,使得滿室生香,形容紫筍茶的美好。
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藝講究高衝水,低斟茶。
第八道:“春風拂麵”用壺蓋輕輕推掉壺口的茶沫。紫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紫筍茶的第一遍茶湯,我們一般隻用來洗茶,俗稱溫潤泡,亦可用於養壺。
第九道:重洗仙顏意喻著第二次衝水,淋澆壺身,保持壺溫。讓茶葉在壺中充分的釋放香韻。
第十道:“遊山玩水”紫筍茶的浸泡時間非常講究,過長苦澀,過短則無味,因此要在最佳時間將茶湯倒出。紫筍茶芽葉細嫩,芽色帶紫,芽形如筍,條索緊裹,沸水衝泡,芳香撲鼻,湯色清朗;茶葉舒展後,呈蘭花狀。
第十一道:“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鳳凰點頭”象征著向各位嘉賓行禮致敬。
第十二道:“珠聯璧合”我們將品茗杯扣於聞香杯上,將香氣保留在聞香杯內,稱為“珠連璧合”。在此祝各位首長家庭幸福美滿。
第十三道:“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升天而去,我們借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首長跳躍一切阻礙,事業發達。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坐酌淋淋水,看間澀澀塵,無由持一碗,敬於愛茶人。
第十五道:“喜聞幽香”請各位輕輕提取聞香杯45度,花好月圓,把高口的聞香杯放在鼻前輕輕轉動,你便可喜聞幽香,高口的聞香杯裏如同開滿百花的幽穀,隨著溫度的逐漸降低,你可聞到不同的芬芳。
第十六道:“三龍護鼎”即用大拇指和食指輕扶杯沿,中指緊托杯底,這樣舉杯既穩重又雅觀。
第十七道:“鑒賞湯色”現請首長鑒賞紫筍茶的湯色呈金黃明亮。
第十八道:“細品佳茗”一口玉露初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咽下,而應吸氣,使茶湯與舌尖舌麵的味蕾充份接觸您可小酌一下;第二口好事成雙,這口品下主要品茶湯過喉的滋味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第三口三品石乳,您可一飲而下。詩雲:“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禦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錢起也有詩雲:“竹下忘言對紫筍,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希望各位首長在壓力山大的現代生活中,充分享受那幽情雅趣,讓忙碌的身心有個寧靜的回歸。
“嗯,果然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不錯,不錯。”三位首長讚不絕口。
聞聲震首長問:“寶來啊,為什麼同樣是紫筍茶,我們泡不香,你泡出來為何清香濃鬱,沁人心脾呢?”
韓寶來娓娓而談:“茶質好不好?除了茶葉好壞,還與泡的工夫有關。”
聞聲震嗅著茶,眯著眼睛說道:“願聞其詳。讓我們開開眼。說細一點。”
“第一是水質。古人曾說‘茶性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隻八分’。水質對茶湯的滋味非常重要。古人的茶書,大多論及用水。所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終不過是要求水甘而潔,活而新。一般來說,以泉水為佳,潔淨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則要視地下水源而論。至於雨水和雪水,以當今環境汙染之重,恐怕沒人敢喝。《紅樓夢》裏說的雪水,現在隻能到雪山之巔采集才行,據說北極的冰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