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嚴詞教化(1 / 2)

素宴倒是合了聞老的胃口,這些菜其實都是野蔌山肴:湯是野山參靈芝湯千年何首烏保健湯;野生黑木耳,看上去隻有猴耳大小,但嚼上去脆嫩、滑嫩;岩上采下來的雷公菌,更有紫菜的酥脆,還有蘑菇的土香;蘑菇是幹蘑菇,山上最多的美味牛肝菌曬的;蔬菜也以野生的紫菜、竹筍、馬齒莧為主;豆腐皮素菜餃子,餃子餡是韭菜;還有這裏的金玉滿堂,那是以鬆仁、百合、腰果、香芹、野山薑、山上玉米粒、柿子脯等二十多樣山上果蔬做的。

韓寶來連素酒嚐嚐都沒有,看著兩個老頭相對著品著素酒,咂著嘴,痛痛快快地喝了三碗酒。二老興奮得滿麵紅光,談笑風生,極盡掉韓寶來胃口之能事。用罷午餐,再參拜舜帝陵大廟。

舜帝陵廟與娥皇峰對峙。是一座紅牆綠瓦建築,座北朝南,規模宏大,建築雄偉。陵廟內建有莊嚴肅穆的山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廂房,陵廟外還有長二百米的神道。入午門,有左、右、中三個石階上於拜亭。拜亭三楹,氣勢雄渾。曆代皇朝派官祭舜陵,即在拜亭舉行祭祀儀式。陵廟分為前後兩重院落,五進建築。左右兩房有二井,名龍眼井。廟前照壁上的“九嶷山”三個大字,為玉琯岩石刻的拓片,出於宋代道州刺史方信孺手筆。

往裏走正殿內有舜帝銅像一尊,隻見他正襟危坐,右手持劍,氣宇軒昂。銅像背後為萬山朝舜圖畫,其景在下灌東南,灌溪仙境景區內,極目遠眺,但見山勢逶迤,如屏如障,綿延數十裏,且山山皆向九嶷,故有“天下萬山朝九嶷”之說。背麵有“二妃圖”,圖中娥皇女英撫竹而泣,竹枝盡斑,左右書屈原《湘君》詩:“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正殿四周的護欄上,刻著九疑風光、舜帝傳說和曆代名人與九疑的故事,都有文字說明,簡單扼要。

寢殿為一敞開式建築,緊鄰舜源峰,正中為“帝舜有虞氏之陵”碑,相傳是漢徐儉所立。祭舜,曆代皆有之,明洪武年間,定下了三年一大祭,一年一小祭的規矩,沿用至今。大祭由朝廷派欽差或大臣,親奉詔書來舜廟祭奠,小祭則由當地縣令和地方生員陪同完成。

其實在舜帝陵並沒有看到舜帝的陵墓,雖然舜帝駕崩蒼梧之野長眠於九疑山,似乎是大家公認的事實,但是舜帝的陵墓和其他曆代皇帝一樣是保密的,九嶷山的舜帝陵隻是後人祭奠舜帝的一個場所,海內外的華人對祖先祭奠的傳統繼承之處。

韓寶來、寧遠縣的一把手唐常寧,二把手彭先進陪著首長拜謁了一番。聽韓寶來講了如今進行的改擴建方案,正在興建的大雄寶殿,將作為主祭中心區。鑄一口數噸重的銅鍾,安在鍾樓,屆時可以由主祭人員敲響洪鍾,聲音遠播四方。

聞老那是讚不絕口:“嗯,這樣一擴建,麵積增加了數倍,建築規模更加宏大,看上去氣派。怪不得**老人家,題下: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淚千滴,紅霞萬朵百重衣。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山雖然不高,但古跡文物眾多。”

聞老那是詩興大發。主持便欣然請聞老題字,聞老連連搖手:“不敢題,不敢題,此中有高人,怕詒笑大方。當年李白遊黃鶴樓,看了崔顥題的《登黃鶴樓》,他再不敢題。我沒有李太白之才,今有武財神在此,怎麼還請我這方外之人題?此中有高人,請高人題吧?”

主持不知何意,還以為廟小,聞老不齒題詞呢。曹伯華解釋道:“老先生,並非聞老不題。聞老此意,這裏坐著你們的韓市長,韓市長的墨寶現在是獨步天下,可以說字字千金。現在求購韓市長的字,那是趨之若騖啊。你如何舍近求遠,何不請韓市長為你題一幅?不要看他年輕,不是說‘學深為師’嗎?”

韓寶來看兩老又合夥將他的軍,他忙打拱手:“聞爺爺、曹伯伯,你們就別拿晚輩取笑。晚輩那幾個粗製濫造的字也算字?有些人愛開玩笑,拿我的字炒作,給商家炒得沸沸揚揚。書法之境界,豈是我這種毛頭小夥能悟到真諦的?還是請書壇泰鬥聞老賜墨寶吧?寶來,代為研墨。研墨還是有水平的。”

聞老和曹伯華交換一個眼神,聞老哈哈大笑:“吃了人家的嘴軟,題吧。豁出這張老臉,厚著臉皮題吧。我聲明一點,我題了,寶來,你今天就不要題了。你以後是這裏的常客,你下次來了再題也不遲。不然,字怕比較,你的字,我的字往牆上一掛,那就打我這張老臉,說我太厚顏無恥嘍。”

但是住持不知道,聞老何必對年紀輕輕的青年後生說這種話,即使謙詞也不能謙到如此地步。韓寶來唯唯喏喏地答應了。

住持合掌躬身邀請首長到他的禪房題詞。住持的禪房,院子裏雖然沒種什麼奇花異草,都是他從山上移種進來的,走進去那是清幽雅致,別有禪意。住持泡茶的功夫,韓寶來研好了一硯池墨,墨色烏亮,像一大滴烏金礦汁,整個形成滴狀,確實是上品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