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派後山有一座孤峰,山勢不高,三麵陡峭,便是昔年昆侖授劍之處。曆次昆侖試劍也在此峰上,後世之人稱其為試劍峰。據三派傳言,若有人能真正領悟無形之劍,便可在此峰白日飛升。
一行人沿著石階,盤旋而上,約莫走了兩刻鍾,才上到峰頂。峰頂地勢平坦,青鬆翠立,雲霧環繞。千裏風光盡收眼底,背後群峰白雪皚皚,仿佛置身昆侖仙境。
峰頂正中,用白玉砌了一座石台,約莫三丈見方。天風接過小童捧著的長劍,雙足一點,緩緩飛落台上,頗有劍仙風範,轉身掃視一眼,說道:“寧掌門,請上品劍台。”
寧無塵見天風身法大巧若拙,已臻化境,卻也不膽怯,對道從、道真拱手行禮,說道:“有勞兩位師叔。”
道從、道真拱手回禮,當即飛身上台。
寧無塵也縱上石台,三人將天風圍在當中。道從拱了拱手,說道:“天風道友,我三人以劍陣與你對敵,你可還有話說?”
天風擺了擺手,說道:“劍乃天地之道。習劍首在悟道,若拘泥於劍術陣法,卻是落了下形。”
道從大笑幾聲,說道:“快哉,快哉。今生有幸,再領教一次道友的紫霄神劍。”
天雷在台下插話說道:“此劍陣非同尋常,牽一發而動全身,師兄不可大意。”
天風衝他點了點頭,說道:“師弟放心。”又瞥了祁星冉一眼,輕聲說道:“星冉,你也看好了。”
寧無塵與道從、道真對視一眼,各自凝神靜氣。內息運轉之間,寧無塵心念一動,劍氣外放。緊接著“嗆”的一聲龍吟,三人同時拔出長劍,指向陣中的天風。頃刻之間,石台上劍勢迫人,宛如泰山壓頂。
陣中的天風神情自若,卻似清風拂麵。寧無塵氣隨意轉,將青陽劍緩緩刺出,劍勢愈發厚重,三尺青鋒重若千鈞。
劍勢凝聚到了極致。寧無塵大喝一聲,石台上劍氣洶湧。三把長劍化作三道電光,頓時就要將天風擊穿。
“師父小心”,台下有人喊道。
電光剛起,寧無塵陡然察覺一股浩然劍意衝天而起,接著紫光大盛,洶湧的劍氣,如川流歸於大海,融入劍意之中,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
紫光一閃即逝,迫人心神。寧無塵心中大驚,經脈真氣逆行,不由得連退數步,才勉強穩住身形。
“嗆”的一聲清吟,天風神色自若,巍然不動,已將紫霄劍回入鞘中。
眾人一陣驚愕。道從忽然麵有喜色,衝天風拱手行禮,問道:“道友這一劍不落形跡,渾然天成,莫非已悟出無形之劍?”
道真還劍歸鞘,也拱手說道:“精妙之極,老道佩服。”
寧無塵暗自感慨,隻這一劍的造詣,自己怕是終生望塵莫及,楊銳天資聰穎,若能得五門劍術融會貫通,假以時日必能迎頭趕上,崆峒派也終會有揚眉吐氣之日,不覺心誌愈發堅定,反手一帶,將青陽劍歸入鞘中。
天風輕輕一笑,拱手回禮,說道:“有形無形,隻在心中。唯有心存天地大道,方能真正不落形跡。”
道從與道真對視一眼,拱手歎道:“天風掌門悟道精深,我等卻是舍本逐末,萬萬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