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互聯網來襲
我國最先和互聯網進行國際接軌的群體之一就是各大高等院校的學生。其實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在北大,清華這些高等院校的學生已經開始接觸互聯網了。當年遙不可及,聽起來還非常神秘的互聯網,以國人都想像不到的速度超高速發展,到了二十一世紀,互聯網已經不是什麼特別神秘的玩意而了。
大街小巷都掛著“網吧”的字樣,上個網就像上街買菜一樣簡單方便。在九十年代中期,在大學生的群體中能夠上網的都是大學生中的精英學生,他們都是關於計算機的狂熱分子。當年隻有那些人才能接觸到的神秘的互聯網,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隻要花上兩三元錢就能夠到網吧去坐一坐。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也使得互聯網的內容越來越通俗化,內容由那些計算機的狂熱分子討論的什麼如何架設bbs等技術問題,以及抨擊社會現象,針砭時弊等,逐漸發展成為更為大眾化和娛樂化的qq聊天,電子郵件,以及網絡遊戲以及在線電影等,似乎任何人都能夠在互聯網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但一般而言,男生都會對網絡遊戲更加的感興趣,而女生到網吧之後,大多都會聊天,或者看電影,聽歌之類的。
在互聯網剛盛行的年代,整個校園裏也刮起了一陣網聊的風潮。或許,每一批進大學的人都會經曆這麼一個階段,但是,在當時整個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候,那股風潮至今想來也是記憶猶新。
每一個班上的學生都會有幾個網友,除了親朋好友之外,在虛擬的時間和空間中,總是喜歡隱藏自己,扮作另外一種性格,演繹著另外的一個自己。
也有很多人是為了排遣自己心目中的那份無奈和寂寞。突然放鬆下來的情緒,沒有升學壓力的大學生活,讓大家找不著北,騰訊聊天的發明無疑給了廣大的學子一個新的天地和機會。
嬉笑怒罵,不需要負擔任何的責任。可以和任何不認識自己的某人談論任何的的話題,沒有禁忌,現在也許熱火朝天,過一會兒,下網了,走在校園裏,擦肩而過都不知道。
但是,畢竟大家還年輕,是年輕的學子,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線,並且對世界充滿無限美好憧憬的青年男女。
因此,很多人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付出了自己的愛和感情,也希望收回愛和感情。到最後,也隻能歎一句年少輕狂。
網上聊天之餘如果建立了互相的信任,就會留下聯係的電話或者地址。接著就會從虛擬之中來到現實,開始做筆友,甚至見麵,甚至成為情侶。
616宿舍的人除了蕭飛都有在網上交朋友的實例。蕭飛隻是鬧得沒有那麼凶,至於是否真的有或者沒有,卻是無法考證。
值得一提的便是玲兒。她的一位愛慕者因為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聲,竟然想到了先通過虛擬聊天的方式,慢慢建立彼此的感情。這不得不算是高招。玲兒在他強大的攻勢麵前,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直接的表現就是每天上網上到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