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歸去來兮(3 / 3)

燕燕卻道:“不,這就叫他進來吧。心係於國,論什麼早與晚。”

耶律賢一怔,點了點頭。

及至韓德讓到來,耶律賢便道:“德讓的心血之作朕已經看過了。當年,朕勸你入仕,你說要外出遊曆,看看大遼天下,原來不是虛話。這奏折讓朕想起了我們年少時的很多事,那時候咱們一直盼著早日推翻穆宗皇帝的統治,給大遼畫上最好最美的圖畫。現在,大遼已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德讓重新回京來幫朕吧。”

韓德讓看著景宗,肅然拱手:“主上,推行漢化事關重大,恐怕非一朝一夕能夠辦到,其中所麵臨的艱難,主上真的考慮過了嗎?”

耶律賢點頭:“孟子雲,雖千萬人吾往矣。德讓熟讀聖人之言,為何在擔當大任的時候,如此猶疑?大遼的改革離不開你。朕此番誠心誠意邀你回京,委以重任。”

韓德讓與耶律賢對視,終於跪下:“臣願為大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次日,皇帝升殿接見群臣,詢問過幽州圍城諸事以後,留下幾名大將,商議接下來的軍務。

此時宋軍已經撤兵,但接下來如何行動,還須商議。

據探子傳來的消息,宋主趙光義在高梁河身受箭傷,傷情嚴重,目前正在定州城收攏敗兵,不過他已經嚇破了膽子,倒並沒有再度北上的意思。更得到消息說,因宋主曾與大軍失散,宋國群臣一度想擁立趙德芳為帝。而趙德芳,正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子。

這一形勢,倒與當年遼太宗耶律德光身亡,世宗繼位的情形有些相似。

耶律賢聽了這事就笑了起來,道:“朕可以放心了,想來宋人幾年之內都不會再北上騷擾了。”

燕燕亦點了點頭:“是啊。趙光義是兄終弟及,本就心中有鬼,再有這番折騰,在理完內政之前他決不敢輕舉妄動。恭喜主上,幽州無虞了。”

眾人皆賀道:“這是主上之喜,大遼之喜。”

燕燕卻道:“隻有一樁事,休哥惕隱雖然大勝而歸,但是宋兵大多是潰逃,死傷不過萬餘。我以為,當派兵追擊宋軍,徹底擊潰其餘部,若都讓宋軍收攏帶回南邊,過幾年他便又可以卷土重來,不利於幽州邊境的長久和平。”

耶律賢看了眾人一眼,問道:“哪位卿家前去追擊。”

此時耶律休哥重傷,斜軫另領一支在外,韓德讓自忖此時當是自己領兵為好,便上前一步道:“臣願領兵。”

話音未落,卻聽得另有數人也同時道:“臣願領兵。”

韓德讓轉頭一看,竟有一人是他的父親韓匡嗣,不由驚訝,看了父親一眼,低聲道:“父親,有事兒子服其勞,還是讓兒去吧。”

韓匡嗣卻看著皇帝:“主上——”

此時出列的卻還有數人,耶律賢見狀看了燕燕一眼,問:“皇後意下如何?”

燕燕看了一下,沉吟道:“韓——”

她話還未說完,就聽得耶律賢忽然道:“那便韓匡嗣吧。”

韓匡嗣大喜,忙謝恩,就聽得耶律賢道:“朕命你為都統,耶律沙為監軍,與惕隱耶律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等領兵,攻伐河北及河東,東西兩路宋軍。”

等人散了以後,燕燕便問耶律賢:“為何不讓韓德讓領兵,而讓韓匡嗣領兵?”

耶律賢看她一眼,道:“皇後不同意?朕還以為你是想讓韓德讓留下呢?”

燕燕問他:“為何?”

耶律賢道:“宋軍南逃,韓德讓功勞已定,他這番奏折深得朕意,朕借此功勞帶他回京,另有重用。若此番有所折損,豈非畫蛇添足。再說……”他看著燕燕,歎息:“你身懷有孕,朕不想讓你擔心。”

燕燕一怔,原本想說的話到了嘴邊,隻得咽了回去,長歎道:“韓匡嗣雖然忠心耿耿,但他從來沒帶兵打過仗,隻怕……”

耶律賢卻不在意地道:“之前韓德讓不也沒帶兵打仗過,此番不也是立下難得的戰功嗎?有子如此,其父自然也是不差的。”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戰竟然敗了。

消息傳來的時候,燕燕和耶律賢正一起用餐,忽然接到消息,韓匡嗣滿城兵敗,耶律賢頓時手中金碗落地。及至詳情傳來,卻是韓匡嗣偵察不嚴,深入敵境,中宋人詐降之計,這一戰竟陣亡一萬多將士,幸而休哥帶傷趕來,接應餘部。

耶律賢聽完,急火攻心,氣得暈了過去,好半日才醒來,憤然道:“匡嗣誤朕!”

此時君臣俱已回到上京,且韓德讓因幽州戰功而得重用,正準備推行新政,不想竟生出此事來。

消息傳來,韓匡嗣下獄,韓德讓自然不能坐視,當下於宮門前長跪請罪,以求赦免。

燕燕聽到此事,已經是傍晚了,聽說韓德讓已經跪了兩個時辰,宮中卻一直無話,無奈之下,親自來見耶律賢,說了此事。

耶律賢正坐在床頭,剛喝完藥,聽了這話,陰鬱地道:“功是功,過是過,韓德讓的功勞,抵不得韓匡嗣的罪過。”

燕燕問他:“你打算怎麼處置韓匡嗣?”

耶律賢冷冷地道:“他貪功冒進,害死萬餘兵馬,讓宋主順利南逃,論罪當誅。”

燕燕一怔,她自然知道韓匡嗣此番失利,甚難寬容,隻是戰場上勝敗本是兵家常事,若論打了敗戰,就要處死,實是太重,況且韓匡嗣於耶律賢有恩,十數年來忠心耿耿,並無過犯,僅僅一場戰敗,就要他的人頭,實是太過。

本不待言,然而見著耶律賢這邊喚了婆兒來就要下旨,隻得勸道:“主上少安毋躁,殺一個韓匡嗣容易,可是分析出戰敗的原因,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不想耶律賢聽了這話大怒,臉色漲紅,瞪著眼睛問她:“皇後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為敗軍之將求情嗎?”

燕燕見狀也不禁惱了:“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就算是百戰之將,也未必沒有打敗仗的時候。主上不問具體緣由,就要先殺韓匡嗣,這又何必呢?”

耶律賢冷笑:“這是朕要殺他嗎?你明天上朝去,問問群臣,看看有多少是要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