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和“長思”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魑魅散的事情也完滿收官,萬千寵愛,順風順水,偶爾午夜夢回時,秦宇諾看著滿室珠翠綾羅,忍不住就要自問:這真的是我的生活?人說富貴在天,天注定我秦宇諾有苦盡甘來的一天?
不過魑魅散的經曆,卻讓秦宇諾有了額外的感悟。
像莫子明那樣的醫師,有一技在身,是一件非常踏實的事。往小裏說給自己賺個榮譽地位,往大裏說解蒼生之苦,更關鍵的是,還能自救。當年她若知道魑魅散這回事,得少受多少苦啊。
她母親的娘家,算醫學世家,她父親是藥商,雖在醫術上無所建樹,卻也懂天下藥。小時候閑來無事,父親也給她念過《內經》、《本草經》,隻當好玩。那些艱深晦澀的句子,好像神秘又充滿蠱惑的符號,烙在她日益模糊的記憶裏。若不是後來的變故,她必定會學藥習醫,繼承家業的。即時遭遇變故,有那麼幾次,她被大伯母指派到藥堂打下手,藥堂裏彌漫的清淡微澀的藥香也令她心曠神怡。她看那一格格精巧的小銅抽屜上貼的紅字,當歸,白術,黃芪,杏仁,就忍不住想,那是些什麼東西呢?
當然,她不能跟沈金娥要求學醫,如果她不想被打死的話。
今非昔比,如今的秦宇諾莫說要學醫,就算要學毒,豫陽府也絕不會說半個“不”字。
於是,秦宇諾在陪家人、陪那二百五的未婚夫之餘,就有了人生第一件正事——請莫子明先生講學。
一個金尊玉貴的郡主要學醫,是件稀罕事,見多識廣的莫子明也啼笑皆非。但這郡主既能中魑魅散,就說明是個非同尋常的郡主,會有非同尋常的折騰法。
莫子明身為南淮藥閣的閣主,是很有幾分來頭的,曾師從鬆洲大陸名滿天下的醫藥聖地藥王穀,是穀主伯燮先生座下的三弟子,亦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但藥王穀立足江湖數百年,自成體係,從不參與廟堂。這也是莫子明後來與伯燮先生疏離,又被伯燮先生送出藥王穀的原因。
莫子明每提及此,就是滿目悵然,隻搖首感歎:“人各有誌,人各有誌,隻望師父他老人家一切安好。當然,現今的我,早已不配喚他老人家‘師父’。”
然後一瞥書案前發怔的秦宇諾,咳一聲,嚴肅道:“郡主,下官讓郡主一個時辰內記下的,不知郡主是否記熟?”
秦宇諾如夢初醒,急忙低下頭嘩嘩地翻書。
莫子明雖是給郡主做先生,卻絕對算嚴厲的先生。他自然不打罵,卻總有辦法讓秦宇諾偷不了懶。秦宇諾夙夜不息地狂背死記,費力地理解那些艱澀的醫理,經過最初階段,便開始順風順水,連莫子明也忍不住感歎:“郡主一點即透,過目不忘,確有天分。”
秦宇諾喜得不知怎樣才好,比她初被豫陽府認為女兒還喜。
有了一技在身,她就真的什麼也不怕了。哪怕有一日被豫陽府轟出門……啊呸呸呸,自己說什麼喪氣話。自己是豫陽府的女兒,豫陽府對她寵都寵不夠,為何要轟她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