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莫敵(三)(1 / 2)

第三章 莫敵(三)

喝完酒的第三天,莫敵得到通知,提前畢業,去往宜山,組建第21集團軍第48軍第176師第526旅1056團。

在桂林行營領委任狀時,莫敵才知道,幾個兄弟對他可謂關懷備至,一個警衛隊12人是他從平樂民團帶來的老部下,是他在平樂民團哨所相處了數年的兄弟,身手都是自己一手一腳教出來,全是打架的好手。他們在莫敵離開15軍44師來中央軍校學習後後,編到48軍174師。他們對師長王讚斌有言在先,隻有一個要求,莫敵畢業,如果回到174師,他們還去跟從莫敵,如果去到別的部隊,他們也一起走人。這夥人為首的是一對兄弟,哥哥叫徐平,弟弟叫徐樂,父母雙亡,成了平樂街頭的一對混混,莫敵到平樂後,把這些在市麵上混的全部收入民團,給他們裝上了籠頭。沒想到幾年下來,竟一個個出息了,能說會道,能混能打,成了莫敵的親隨私兵。

韋永成給莫敵派了一個政治部主任,唐如儒也給莫敵派了一個情報參謀,鍾紀最大方,直接給了莫敵兩個直屬連連長,都是航空學校的畢業生,這兩個一個是炮連連廠,一個是工兵連連長,都是稀缺的人才。

兵貴神速,當天離開桂林,海競強四人來到南門橋送行,看著一身戎裝的莫敵,幾個人都有種感覺,麵前這個小個子軍官,雖然炒起來不夠一碟,但是渾身散發出的殺氣,遠在幾人之上。

作為團長,配槍換成了比利時的勃朗寧m1910手槍,也就是傳說中的“花口擼子”。短小的身材配上短小的手槍,倒也相當的協調。莫敵在裝備處接過這把槍時,直接拒絕了另配彈匣,甚至除了槍裏的六發子彈,沒有再多要一粒備用子彈。反而要了不少m712槍彈,要了兩個容彈二十發的長彈匣。陪他去裝備部的海競強大笑,說莫敵當上了團長還是士兵脾氣,離不開有殺傷力的大槍。莫敵解釋說,駁殼槍的子彈到處都有,補充容易,花口擼子就不行了,打完子彈之後隻能坐等,沒有子彈的槍不如一塊石頭。這把花口擼子,就是個擺設,真正要殺人,還得用『毛』瑟。告訴海競強,崗田教官說過,日本人的南部十四手槍不錯,缺點明顯,優點也很明顯。如果真的如崗田教官所言,以後在戰場上,多多繳獲南部十四手槍,組成一支日械手槍隊,隨時補充,就食於敵,不用依賴後勤。海競強點點頭,說:廣西的士兵,大多使用的是龍州的快利,少數部隊裝備漢陽造的88式老『毛』瑟步槍,別說與老蔣嫡係的德械師比較,就是與中央軍的中正式比較也大有不如,如果有可能,部分部隊采用日械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天縱,此次分別,再見麵不知何時。”唐如儒說:“不日你們就要開往抗日前線,先預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戰場凶險,多多保重,一切小心。”韋永成說:“記住,國戰不用義兵,無所不用其極,不是他死,就是你亡。”

“打出威風,打出氣勢,打出我們八桂將士的風采。”鍾紀說:“我也在申請調離學校,去一線部隊,與日本人真刀真槍的幹一把,我估計我們下次再見,一定是在戰場上攜手作戰。”

直到最後,海競強才說:“你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之後,你的士兵不管成龍成蛇都會上前線,到時候是成為炮灰還是變成打手,就看你這一個月的『操』練成果了。我知道你在平樂『操』練民團的故事,不練槍專練身手。這次不一樣,身手固然重要,槍械更要精熟,與日本人交手,非同小可。”

莫敵重重的點下頭,對於這僅僅一餐之緣的幾位,莫敵充滿了感激,中校團長,自己的將來有了一個全新的開端。

一輛卡車把他們送到永福,然後沿洛清江坐船順流而下,到洛容上岸後換乘汽車直達宜山。

洛清江,發源於臨桂縣宛田鄉橫嶺界。由北向南流,經永福鹿寨縣兩縣,在江口圩彙入柳江。以黃冕舊街為界,河流上段稱清江,於舊街有洛江彙入,故在舊街河段下遊稱洛清江。洛清江為桂林、柳州交通必經的水道。是聯通桂柳兩地的重要交通要道,貨物旅客乘木船往返桂林柳州,全賴這條江水。

木船順水而下,兩岸青山對峙,山高林密,碧水清流,一路好景美不勝收。

在桂林到永福的卡車裏,莫敵孤零零坐在駕駛室裏,除了隨口問問司機到了哪裏,其餘時間都在發呆。到了船上,在洛清江中隨波逐流,莫敵才有機會好好的認識一下幾位新人。

政治部主任姓覃,叫覃基石,臨桂人,韋永成的同學,此人完全不是什麼政治幹部,三民主義『共產』主義全然不通,倒是對經濟收支十分熱衷。永福吃午飯,他上上下下打理,點菜付賬,講價還價。飯剛吃完,租的木船價格又已談妥,大大低於預期。莫敵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經商之家出身,本是臨桂五通的商戶,因為家裏兒子太多,父親要求一些兒子離開家鄉去外地自謀生路,他也被攆出。在桂林做了幾年買賣,在正陽路上也有了一家自己的小店,沒想到不小心一把火燒了,就此破產。破產之後,生活無著,讓韋永成忽悠進軍隊,掛上少校軍銜,也能領一份薪水,養活桂林的妻兒。莫敵笑著說:“你這個政治部主任就兼後勤處長吧。”覃基石大喜,立即接手了所有的後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