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莫敵(五)(1 / 2)

第三章 莫敵(五)

在悶罐子火車裏坐了三天,到了武漢,過渡之後,又坐上了平漢線的火車,這時候的莫敵已經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徐州。白崇禧終於還是采納了自己的建議,不過黃河,把桂係的第二十一集團軍定位為第二梯隊,日軍不打過黃河就不會交手。

莫敵很滿意這樣的安排,他認為,到達徐州後,再能給他一個月的時間,全團的訓練才能告一段落。縱觀徐州大勢,日軍占領黃河以北還需要一定時間,至於山東膠濟線一帶的日軍人數有限力量有限,不敢對隴海線上的國軍輕舉妄動。這樣一來,自己還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可以好好籌備,打一場有準備之戰。

1056團的戰士都很興奮,第一次坐火船,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換上了快利七九步槍,第一次穿上了正規軍的服裝,製式背包,標準水壺,腳下的膠底布鞋,輕巧又舒適,將近一個月的訓練,這一千多菜鳥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無論從外形上看還是氣質上看,都離一個標準的戰士相距不遠。

一個連一個車廂,席地而坐,車廂的拉門用鐵鏈鎖住,隻能拉開不到二十公分的縫,通氣排水,第一次從這個地方往外拉『尿』的士兵,看著自己的『尿』落在後麵遠遠的地方,很是興奮,直到第三天,新鮮感終於過去,對乘坐火車有了淡淡的厭倦感。

這列火車裝了整整一個526旅,除了運兵的悶罐子車,還帶了兩個票車車廂,旅長淩壓西帶著旅部人員占了一個票車車廂,1056團部和1055團部合用另一個票車車廂。莫敵和覃振元黃天化等人坐在車頭的票車裏,打量著第一次乘坐的票車。車廂裏有椅子,雖然是木頭靠背椅不太舒服,總比席地而坐講究得多。莫敵也是第一次見到1055團的人,1055團團長謝鼎新三十七八歲,廣西蒼梧人,講一口夾帶著粵語口音的官話,頭發很短,中等身材,麵容和善,很有笑臉。同樣是團長,莫敵的軍銜是中校,對方是上校,莫敵老老實實敬了一禮,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銜高一級又何嚐不是如此。看到莫敵的光輝形象,謝鼎新先是驚訝了一下,他沒有想到莫敵竟然是這樣矮小,不像帶兵上陣作戰的人。

兩人寒喧了幾句,謝鼎新以前輩的口吻告訴莫敵,當年一二八淞滬大戰時自己就在上海,任十九路軍六十一師第四團團長,與日本人麵對麵的幹過,日軍士兵軍事素質不錯,作風頑強,不可輕敵。莫敵洗耳恭聽,態度誠懇,最後發自內心的說,在作戰時還望前輩多多指教,多多照顧。

到達徐州的時間是九月九日,有消息傳來,兩天前寶山失守,第十八軍九十八師二九二旅五八三團第三營姚子青率部六百人頑強抗擊日軍進攻,最後全部為國殉難。

部隊在徐州城外安頓了下來,這裏沒有炮聲更沒有硝煙,北方東方和南方的戰場都距離這裏不近,一副和平景象。秋天的蘇北是美麗宜人的,天空顯得高遠而遼闊,喧鬧了整整一個春夏的田野,變得沉甸甸的,顏『色』也由墨綠變成了金黃。等待收割的莊稼,鋪滿了每一處沃野。荷菱熟了,等待著村姑采摘,牧草黃了,等待著牛羊的食用,農人慢悠悠走過田野,驚起草叢裏的螞蚱和蜜蜂,它們都還在做著有關夏天的夢。 秋天的蘇北是成熟的季節,老人們盤算,該給孩子們一份怎樣的驚喜;小夥子們盤算,該如何把姑娘娶回家;年輕的夫『婦』盤算,又到了添丁加口的時候,楓葉紅了,桂花飄香,菊花爭豔,月兒明媚……

莫敵不清楚到底把自己這個集團軍調到這裏算是什麼目的。政治部主任蔣春陽告訴他,這完全是參謀總長白崇禧的私心,不出兵說廣西人抗日不積極,出兵了來到一個平靜無戰事的徐州,養兵用的是國府的錢,練兵用的是國府的彈,不落口實還得實惠。至於下一步打去哪裏,誰也不知道,隻是有一點是明確的,黃河以北肯定不會去。

莫敵啞然失笑,老白的心,可謂路人皆知,大敵當前,還有這些彎彎繞!或者在白崇禧看來,廣西來的部隊將是他最重要的棋子,用在他認為是最後一擊的關鍵時刻。

在悠閑的生活和緊張的訓練中,9月份過去了。消息傳來,9月30日,國軍退出上海市區,轉移到蘊藻浜以南建立陣地,那裏水網密布,沼澤縱橫,一片平地,沒有地利優勢,更沒有任何遮掩。國軍沒有鋼骨水泥,隻好用泥土建築劣等工事,此等工事又如何經得起日軍炮火連續炮擊,國軍傷亡慘重。進入10月,日軍集中調集6個師團到達第一線,強渡蘊藻浜,猛攻南岸大場,企圖從中央突破。

上海形勢危如累卵。

雙十國慶前後,白崇禧終於把心肝寶貝第七軍和四十八軍調上了前線。第七軍170、171師於10月11日到達上海,立即投入了戰鬥,接手之前胡宗南第一軍在楊行、蘊藻浜和紀家橋一線的防區,讓傷亡率達到百分之八十的第一軍有了喘息之機,退到昆山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