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轉戰(一)
淩壓西旅長早在安吉等著手下兩個團的到來。手下部隊,在自己不在的情況下,居然還能大勝日軍,一個完整的日軍大隊隻有八十餘人活著逃回長興不說,僅是兩輛坦克就讓淩壓西樂得半夜起來趕路。坦克,那是移動的堡壘,是無敵的存在,淞滬大戰,華北前線,坦克已經成了中國軍隊的克星,結果讓自己的手下輕鬆就搞掉兩輛。最讓人難以置信的竟然隻死了三十幾個人,還是兜尾的部隊不聽從指揮,追殺窮寇造成,都是一些在淞滬戰場上打紅了眼的散兵。
二十一集團軍這次再也不批莫敵,而是各種讚譽如流水一般潑了過來,第一站,就是旅長淩壓西。
淩壓西的熱情,讓莫敵和覃振元兩個團長差點吃不消,這個四十七歲的容縣漢子一臉的笑容,一開口就是:“我已經向上級報告,升天縱為上校。”
莫敵嚇了一跳,自己從少校到中校屁股還沒有坐暖,又要升上校了,真是打而優則仕!從此之後再見到謝鼎新,也可以平起平坐,不用再敬禮了。呸!那哥們已經死了,可不想再見到他。
“明天韋軍長陪集團軍司令李品仙將軍親自來安吉,給你綬勳。”淩壓西說完了這句話就呆了,他的眼神已經被眼前的戰利品完全吸引了過去:“天縱,這是什麼槍?”
莫敵與覃振元相視而笑,轉身陪著淩壓西走向從坦克上拆下的兩挺九二式重機槍,說:“這是從兩輛坦克上拆下來的機槍,應該是九二式重機槍,口徑7.7毫米,就是重得嚇人,足有一百多斤,得兩個人抬,固定在坦克上一個人還能搞掂,如果步兵用來打野戰,隻怕沒有一個小組對付不了一支機槍。我也是好奇才弄回來,給大家看個新鮮,之後就不用了。”
“為什麼?”淩壓西問。
“一是子彈少,補給困難,二是機動『性』差,不如捷克式,比歪把子強得不多。”莫敵說。
“既然這樣,我帶去給白總長,也算個禮物。”淩壓西說。
“行,這玩意你隻管拿去,我們用不上,寧願用歪把子,也不用這個又笨又重的東西。”莫敵踢了一腳放在地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重機槍竟然紋絲不動,可見夠重夠沉。
淩壓西也不覺啞然失笑,這種大家夥,確實不太適合莫敵這種輕騎兵式的將領。說:“話雖這樣說,多少也是個稀罕物,又是從坦克上麵拆下,紀念意義非同一般,你們不用,正好用來報功。”
莫敵笑著說:“旅座你別急著報功,還是一大堆麻煩事在等著呢。”
“天縱你說,誰在找麻煩。”淩壓西脾氣很好,在他麵前,下屬基本上可以暢所欲言。他是廣西容縣人,出生在石頭鄉石塘村貧窮農戶之家,全家少有薄地,生活過得並不寬裕。少時跟著村裏的地主家讀了幾年私塾,同時還要替別人放牛,1917年二十六歲時投入田南警備司令馬曉軍部模範營當學兵,算是走進軍營,在軍營中的第一個職位是司務長,被人嘲笑為夥頭兵裏走出的將軍。
(此公解放後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參事室參事,被選為南寧市一、二、三屆市人民代表和市政協委員,1958年,調入南寧市政協機關擔任專職駐會常務委員。此公一直關心祖國統一大業,積極從事對台工作,響應周恩來總理的號召,以自己親身經曆,憑記憶撰寫不少文史回憶錄,為後人留下寶貴的史料。1969年12月9日在南寧去世,享年七十九歲。筆者注。)
“還不是日本人!”莫敵說:“日本人的報複心理極重,這次在塔山吃了個大虧,豈能如此善罷幹休,我估計,他們一定會起重兵報複,我們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