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轉戰(十三)
把48軍七千多人接到於潛,天已經淡黑。
汽車、馬車拉不了所有的人,大多數人都隻能選擇走路,莫敵與淩壓西打前站,提前到於潛安排這七千人的住宿,於潛小鎮並不大,已經住了李本一的一個團,再來一個軍,不安排好,非擠爆不可。
這兩天跟李本一兩人沒事就在於潛『亂』轉,基本上把這個地區能住的地方都走了個遍,村公所,民居、學堂、糧庫,連牛圈也沒有放過,就是這樣,也無法安置下整個48軍,即使是一支殘破的48軍。
汽車走得快,馬車走得慢,拉著後勤物資的人力車走得更慢,最慢的還是173、174師的士兵們,他們在寒風凜冽中光腳穿著草鞋,每走一步都是鑽心的痛。
汽車開得很快,韋雲淞說了,汽車一到於潛就馬上打轉,接得多少接多少,接得多遠接多遠,莫敵告訴韋雲淞,估計也接不了幾次,因為油已經快沒有了,絕大多數弟兄還是要用自己的腳板量到於潛。韋雲淞歎了口氣,自己堂堂一個軍,居然從來沒有儲存過燃油,油到用時方恨少啊!
天荒坪的1056團,在喜多重三56聯隊退卻之後,也走上了歸途,相對而言,他們的情況要好得很多,把所有的物資拉到之前徐平停車的地方,擔任挑夫的農民打轉回頭,他們做了一天的苦力,卻也有了豐厚的回報,有木車的農家,這一趟下來,差不多有了一百多斤糧食進帳,今年能過一個豐衣足食的年是肯定的了。
把所有的燃油裝上車,六輛車裝著第一次物資返回於潛,隻有把於潛拋油錨的十二輛汽車發動起來,才能有足夠大的運輸能力,把之前1056團的物資庫存和這次在安吉的打劫所得全部搬回。
莫敵在電報裏告訴覃基石,不要把東西搬到於潛,這裏已經住不下了,讓黃八妹想想辦法,把1056團全部安置在臨安。
黃八妹拍著胸口滿口答應,說臨安城不同於潛彈丸之地,別說安置一個團,就是一個師也沒有問題。莫敵聽到這話後,立即請李本一全團遷到臨安,把之前李本一的駐地變成了48軍軍部。
淩壓西對莫敵的安排非常滿意,認為自己這個年輕的下屬正在一步步的成熟。
莫敵沒有食言,他從臨安運回來的皮鞋,讓173、174師的士兵每人都有了一雙日軍的大皮鞋,自從皮鞋運到的那一分鍾開始,各處軍營裏就傳出一陣陣宛如殺豬般的叫聲,那是士兵們想辦法把凍腫的腳弄進皮鞋裏不自覺發出的叫聲。
把兄弟單位安置好,莫敵跟著淩壓西來到軍部,韋雲淞和幾個師長都在,看到莫敵,賀維珍很正式的表達了自己的謝意,王讚斌則沒有這麼見外,拍了拍莫敵的肩,遞上一支香煙。韋雲淞從辦公桌上過一張電報紙,遞給莫敵,說:“天縱,你怎麼看?”
莫敵接過電報,看了一眼,電報的內容很簡單,廣西的補充已經快抵達徽州,要49軍立即轉移到徽州,於潛一地,不能支撐龐大的48軍數千人馬的吃用,徽州地處山區,日軍不會短時間內侵入,48軍可以從容整備。
看到電報,莫敵長歎了一口氣,渾身輕鬆了下來,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連眼光也變得散『亂』。
副軍長張義純敏感的發現了莫敵的表情變化,問莫敵為什麼會有如此表現。莫敵笑笑,搖搖頭,說:“副座大人,你不知道,48軍進駐於潛,給這個地區的壓力有多大,官兵要吃要住,活著的弟兄們要穿,傷了的弟兄們要治,死了的弟兄們要埋,這些費用從何而來,就算我有三頭六臂也招架不住。我之前跟1038團李本一團長說,如果48軍在這裏長駐,隻能請他們的人做向導,我們團去杭州搶光劫光,把日本人的口糧全部弄回來,起碼不能讓我們的兄弟們挨餓,至於去杭州有多大風險,會死掉多少人,已經不再考慮。這下好了,徽州所去不遠,我們有十八輛汽車,弟兄們又都有了鞋子,日夜兼程,三日可到,這三天的口糧,已經是於潛一地的最大能力了。”
張義純聽了莫敵的話,也不由長歎一聲,說:“到了安徽,就好辦了!”
這位是安徽肥東長臨河鄉張勝吾村人,出身於地主家庭,字靖白,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兵科第三期畢業,曆任北洋『政府』軍第一混成旅炮兵營營長、第二十四混成旅中校團副、北京臨時『政府』少將科長、直隸省軍務督辦公署少將處長等職。北伐戰爭開始後,加入國民革命軍,任第六軍第十九師副師長,參加攻克南京的戰役。民國18年,在漢口任第十八軍副軍長兼五十六師師長,同年在蔣桂戰爭中投向新桂係,此後即成為新桂係係統的骨幹分子之一,因作戰勇猛,敢於拚殺,兼之長得臉圓須粗,素有小張飛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