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搏殺(十七)
174師兩旅七千餘人迅速離開,此地立即顯得空『蕩』很多。
覃興站在韋雲淞麵前,一副聽話的樣子,韋雲淞之前說話很響亮,真要事到臨頭,他也沒有太多的辦法,隻好把眼光投向莫敵。
莫敵本來不想說話,在韋雲淞威嚴的目光下,又不得不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畢竟這位曾經是48軍軍長,是自己的老上司。更重要的是,在48軍期間,對自己不薄,在他麵前,必須聽話。
“張長官他們一走,日軍第三師團的進攻就要開始了。北方日軍各部的鬧騰,目的就是要調開南線的守軍,讓第三師團長驅直入,目的達到了。”莫敵第一句話就讓韋雲淞呆在當場。自己居然又中了計!不僅是自己,第五戰區和軍委會參謀部也中了日軍的調虎離山計!
莫敵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思考,繼續自言自語般的說:“蚌埠鐵橋炸了之後,從淮上渡河到小蚌埠就不太容易,最佳的方式還是之前第九師團和十三師團的方法,在懷遠渡河。懷遠淮河一分為二,南流是淮河,北流是渦河,水流相對較少,現在又是枯水期,工兵架浮橋的速度和難度都不大,第三師團是個機械化程度很高的部隊,必須要有浮橋才能渡河。上峰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把135師安置在懷遠。”
韋雲淞和覃興都定定的望著莫敵,韋雲淞曾經把莫敵叫做48軍的小諸葛,卻沒有真正見識過他諸葛在哪裏,這回是真正體會到莫敵的思維了。覃興則是第一次領教莫敵的分析,也才真正的意識到張光瑋敢讓莫敵代理參謀長的遠見卓識。
“我之前行軍過懷遠時,問了我們的工兵營長,弄兩條浮橋過淮河和渦河需要多長時間,工兵營長告訴我,如果是我們,需要兩個小時,如果是第三師團,估計一個小時。如果我估計得不錯的話,135師估計在一個小時之後就會與敵接觸,憑他的一萬人,想擋住二萬八千人的第三師團,不可能。”莫敵說:“我們最多在中午,就會看到日軍的先頭部隊。”
“莫旅長,能否向我解『惑』為什麼日軍建浮橋的時間會短那麼多,我們建浮橋沒有對方幹擾,135師可不會讓他們安安定定的建浮橋。”覃興說。
“他們快,是因為他們帶著大量的橋板,把船一拚攏,纜繩紮好,橋板往上一架,就是浮橋,日軍的94式坦克和汽車隨便可以通過。”莫敵說:“至於135師的幹擾,可以無視,隻要日軍在河對岸架起野炮,直『射』過去,打出一片無人區就行。”
覃興聽明白了,也嚇著了,過了一會,才問韋雲淞:“軍座,我們怎麼辦?”
“天縱,我們怎麼辦?”韋雲淞把話轉給了莫敵。
“先挖路吧!”莫敵說:“集中174師工兵部隊和31軍的工兵部隊,與526旅的工兵營一起,先把公路給斷了,不讓日軍的坦克太容易通過。然後交所有的炮兵部隊組成三個炮陣,對因為斷路而停在路上的坦克進行轟擊,如果能夠讓日軍自己的坦克擋住了自己前進的道路,我們就算是先勝了第一局。”
“還有第二局?”覃興問。
“別打岔!聽天縱說。”韋雲淞拉了覃興一把。
“第二局就是日軍的炮兵反擊我軍的炮陣,因此炮陣必須在打完第一陣迅速轉移到第二炮陣。打完我軍的炮陣後,日軍的炮會轉移到我們的前線陣地,如果沒有足夠好的防炮洞,我們的戰士將會慘死在炮彈下。”莫敵說:“工兵必須把工事修建好,我們526旅的工兵從早上開始就在挖工事,不知道174師的工事準備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