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河山(六)
廬江的阪井支隊整頓工作是十分悲壯而淒苦的,從蕪湖調過來的兩個後備軍聯隊和一個山炮聯隊看到合肥城裏脫身出來的三百多人,眼角裏盡是不屑。阪井德太郎少將泥一腳水一腳跑了一夜,蓬頭垢麵,形象全無,完全出乎新來的士兵意料,甚至無法被士兵們接受。他們聽說過不少關於阪井德太郎將軍的傳說,在杭州灣如何所向披靡,在南京城如何殺人無數,就是無法與麵前這個乞丐一般的男人聯係起來。鑒於這個原因,廬江的整頓工作就變得相當的困難,直到牛島滿從蕪湖坐快艇沿濡須河進巢湖趕來廬江,才幫阪井將軍穩下了陣腳,整頓得以順利進行。
阪井德太郎讓人找到淝西的袁鬥樞,讓他從中協調,把合肥的帝國陣亡士兵和俘虜送還,當袁鬥樞告訴來人,合肥一戰全無俘虜,死的日軍已經全部填埋在東邊的大墳坑裏時,阪井德太郎兩顆無神的眼珠裏,冒出了兩滴渾濁的淚珠。袁鬥樞讓人帶著日本人,把兩個巨大的墳坑刨開,兩千多具隻剩下兜檔布的屍體橫七豎八扔在一起,發出屍解時的惡臭,好在日本人並不想把這兩千多具發出惡臭的屍體搬走,而是淋上汽油,讓幾個背上背著三個並列的園柱桶,手裏執一根長管的古怪家夥,將火焰噴出十數米遠,把屍體上的汽油點燃,很快,兩個巨大的墳坑變成了巨大的火坑,濃烈的燒肉香味把屍臭味蓋了過去。
“這是什麼武器?”龔慶元讓袁鬥樞的人去問日本人。
“這是帝國的高級單兵作戰武器,九三式*。”日本人驕傲的說,臉上那點因為燃燒同類而臨時出現的悲傷頓時一掃而空,仿佛火坑裏燒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帝國的敵人。
火坑的汽油加上屍體的油脂,足足燒了一天一夜才熄滅,日本人在當地采購了兩千多個小陶罐,每個罐裏隨手裝進少許骨灰,完全分不清誰是誰。好在這次打掃戰場時黃天化們把日本兵的名牌收集得到位,一次『性』全部退給了日本人,辦理接收工作的日本人大喜過望,一個罐子一塊牌子,至於罐子裏麵的內容,完全不管不顧了。把骨灰弄走後,合肥人把大坑再一次填上,明教寺的高僧辦了一場法事,塵歸塵土歸土,讓冤魂快快回到東洋。
能夠把陣亡將士的骨灰和名牌弄回來,阪井德太郎在他的新部隊中又多了一份威信,漸漸的,士兵們開始團結在他的周圍,阪井支隊又出現了一定的士氣。
“這個東西很厲害!一燒一大片。”龔慶元說:“想辦法弄一個回來看看。”
“狗日的日本人!盡出花俏手段。”袁鬥樞笑著說:“這種東西,估計日本人也保管得很嚴密,隻能戰場繳獲,我讓人隻管去試一試。”
很快,九三式*的相關資料就弄了回來,正如袁鬥樞所說,這種武器日本人也配備不多,平時大多與毒品特種部隊在一起,防護嚴密,不好得手,但是一些文字說明還是能夠弄到,所謂的*是歐洲大戰時1917年法國人在凡爾登最先使用的武器,日本人在1933年研發出來並服役部隊,重量25 kg,油料量14升,噴『射』『射』程28 m,噴『射』時間12 秒。九三式是單兵使用,還有一種九五式重達88公斤,要三個人合作才能使用。
弄不回樣本,隻能不了了之,隻是這個武器,已經根深蒂固在龔慶元的腦海中。
長江一邊無戰事,日軍陸軍航空兵第三飛行團50餘架偵察、戰鬥、轟炸機已經在南京大校場機場到位,擔任陸上進軍的波田支隊也到了蕪湖。及川古誌郎中將兼司令的日海軍中國方麵艦隊第三艦隊還在向蕪湖集結,戰艦40餘艘,商輪13隻,汽艇80餘,加上數百隻木船,不是一個小數目。軍統情報處不知道有多少隻眼睛死死的盯著江麵上的船隻,什麼時候開動,就是進行安慶的開始。
黃河一邊則戰事頻頻。豫東各軍經過半月大戰,不僅沒有消滅孤軍冒進的日軍第十四師團,反而被日軍反包圍。為避免與西犯之敵決戰,並保持爾後機動力之目的,決定主力向平漢線以西地區轉移。宋希濂軍向密縣轉移, 胡宗南軍團(附36師、109師)向汜水、鞏縣轉移,李漢魂軍向禹縣、郟縣轉移, 桂永清軍向洛陽轉移,黃傑軍向襄城、葉縣轉移,俞濟時軍向泌陽轉移。開封以西的廣大河防地區交由商震、孫桐萱等負責。
日軍大本營則命令華北日軍,在開封歸德一線待令,然而,看到中國軍隊如流水般的撤出,留下廣闊的空地,華北日軍再也按納不住激動的心情,以14、16師團為先鋒,*占領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