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河山(三十五)(1 / 2)

第七章 河山(三十五)

“封死津浦路南並不難,難的是黃河以水代兵,並沒有對徐州到蚌埠的鐵路造成太大的影響,訊期一過,略加修複,徐州的戰略物資就可以通過徐蚌鐵路送到淮河北岸,再用火船沿淮河水道送往上遊,我們就力不能及了!”靳同軒擔憂的說。

接到軍統局的命令,徐平已經開了一整天的會議,幾個大隊長參與會議,對如何完成軍統局的任務,大家各抒己見,各有想法。雖然很熱鬧,但是卻並沒有形成什麼決策『性』的意見,相對一個如此寬闊的區域,一個小小的皖東忠義救國軍派不上什麼用場。

經過分析,大家一致認為,從日占區向進軍六安大別山北麓的日軍第二軍運送物資的線路不是兩條,而是三條,第一條是津浦路南,由火車從浦口送到蚌埠,然後再送往六安。第二路是從已經被日軍占領的徐州用鐵路南下,這條鐵路是這一個月來日軍的重點工程,在河南山東蘇北征集了大量的民夫,日夜不停修複鐵路。國軍掘開了花園口,迫使黃河改道,在蚌埠上遊的渦河和淮河流域形成了萬畝澤國,卻並沒有對徐蚌鐵路造成太大的威脅,更沒有如願將其淹於水下,因為從宿州到固鎮一線,地勢略高,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壩口。洪水衝出正陽關後,彙入洪澤湖,在下遊又形成一片澤國。整個黃泛區南北距離最短的地方就是蚌埠一帶,徐蚌鐵路除了幾個地方被淹,大多數沒有任何影響,隻需要將被淹的地方稍作改道處理,就能暢通無阻。在這次黃河人為改道中,日軍最為慶幸的就是這條鐵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從山東進入入安徽的主動脈還在。至於第三條路,從濡須河進入巢湖,這條路日本人並不是特別重視,因為長江的補給線已經十分繁忙,岡村寧次十一軍沿長江進軍,全依賴長江補給,如果還要顧到東久邇宮稔彥王第二軍四個師團一個獨立旅團十七萬人的補給,這場仗不用打,已經輸了。

靳同軒不愧為安徽的立體活地圖,他一眼就發現了北方的這條鐵路對於這次戰役的重大作用,同時也看到了中國軍隊對於這條鐵路的無能為力。能夠讓人稍稍欣慰的是,從目前而言,有兩個因素決定日軍的北路補給還不能正常使用,一是水淹地區的修複,二是即將到來的黃河洪訊,六月十日以來,黃河水浸入了安徽渦河淮河流域所有的窪地,徐蚌鐵路並不受到太大影響,但是一旦黃河洪訊到來,水位能升到什麼高度,誰也不知道。因此,日軍即使修好了鐵路主,也必須要等,等到黃河洪訊過後才能正式啟用這條補給線,在此之前,津浦路南段仍然是他們最重要的生命線。

劉青龍很讚成靳同軒的觀點,他說:“上峰隻要求我們把日軍的進攻時間滯後到八月下旬,我們隻要讓日軍在這個時間之前不能把進攻準備妥當,就算是完成任務。北線要到九月份才能真正啟用,我們可以不予考慮,至於津浦路南段,那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把張公嶺一帶的鐵路橋和涵洞一個晚上全部炸毀,日軍想到啟用這個鐵路,起碼在一個月之後,我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一半。這一線,胡三德熟悉得很,工兵大隊和別動大隊組成三十到四十個任務小組,一個晚上同時開炸,就能讓這條鐵路徹底癱掉。”

“可不能這樣玩!”對於劉青龍的提議,徐平表示否定,他知道自己確實具備劉青龍說的這種能力,卻不主張采用這種方式,笑著說:“我們如果一個晚上把整條鐵路全部整垮,也就向日軍人表明,在這個地區,還有一支不小的武裝,值得日本人打一打。到時日本人不進攻六安了,轉兵對準我們,先把我們滅了再說,我們可抵敵不住。”

“對!我同意軍長的意見。”龔慶元大聲回答,接下來,他談到了自己的想法,龔慶元從之前的『騷』擾戰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他是一個很善於總結的人:“我們隻能對這條鐵路零打碎敲,一天弄一個地方,把自己的行動完全演繹成一股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土匪。這股土匪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破壞這條路,隻是為了搶物資。至於鐵路,一天斷一處和同時斷十處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斷十處是不能通行,斷一處也照樣不能通行。因此我認為,這一路由別動大隊田圳大隊長負責,一定要掌握好度,切不可把日本人的在部隊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