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遊擊 (三十四)(2 / 2)

正聊之間,劉敬之與羅錦倫走了進來,一進門,劉敬之就一臉歉意的說:“天縱,我們把事搞大了,我求機要處給我發電報給第四軍,電報員報告給值班負責,值班負責也覺得日寇進攻南昌十分可能,上報了參謀總部。還沒有得到總部回電,讓我們回來休息,如果上麵回電詢問,隨時通知我們。隻怕上麵真要問起,我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隻能讓你受累了。對不起,給你找麻煩了。”

莫敵搖搖頭,說:“劉兄盡可放心,上麵冰雪聰明,這種事如同一層紙,一捅則破,一說就明,沒有什麼需要詢問的,隻管放心睡覺就是。”

在莫敵手電的照『射』下,忙『亂』了一陣,各歸其位,莫敵這才把手電的光收回,照到手上這一張已經展開了很久的紙上。二月過年,黃天化在潛山過的年,安慶的日軍沒有出來找麻煩,舒城的新四軍第四支隊張克元也沒有再要求談判,懷寧還在黃天化的手裏。年前,淝西的劉青龍與楊克誌有過幾次小小的衝突,每次都是楊克誌吃田鼠的虧,不過雙方還算克製,沒有把事態擴大,估計是過年的原因,大家都不想過一個不愉快的年。

過完年,二月底,情況有了變化,張克元要求與176師政治部直接對話,不再與黃天化這個小蝦米囉嗦。既然對方指明要與上級對話,黃天化也樂得不再與他糾纏,把談判人馬退回懷寧,卻不讓對方進入懷寧一步。176師政治部主任譚何易並沒有理踩張克元的要求,更沒有出現在談判現場,直接忽視對方的意見。為此,對方已經提出了嚴正的抗議,要求在三月中旬以前就懷寧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否則,將不惜采取下一步行動。黃天化認為,對方的下一步行動,莫過於用武力攻打懷寧,這點完全可以不理踩,因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的第七、第八兩團已經北上淝西,隻有一個吳華奪的第九團,這是一個新組建團,戰力一般,不會構成對懷寧的威脅。

淝西的摩擦力度有所擴大,新四軍第四支隊周鳴駿第八團到達淝西後,與楊克誌第七團合兵一處,實力大增,與劉青龍的作戰隨時可能發生。周鳴駿的第八團是從河南確山竹山溝過來的老部隊,在安徽增加了部分新人達到滿編,是一支頗有戰力的隊伍,與楊克誌的第七團不相上下。

在電報中,黃天化把自己了解到的新四軍第四支隊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第四支隊這三個團,除了楊克誌是高敬亭的嫡係,其它都算不是高敬亭的老部隊,第九團吳華奪雖然也是紅二十五軍的老人,但是之後隨吳煥先長征北上,抗日戰爭之後,再度回到鄂豫皖地區,先是擔任第八團的營長,第四支隊從大別山出來後,隊伍發展很快,以吳華奪營為基礎,成立了第九團。

第四支隊這個年過得也不愉快,剛過完年,高敬亭就前往武漢,參加由長江局舉行的軍事會議。在會議上,高敬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的麵臨嚴重困境,往南被黃天化堵住,往北又有劉青龍,往東與江北縱隊爭食也不是高敬亭所希望的。因此,在會議上,高敬亭提出了重回大別山的建議,桐城以西,就是大別山,在霍山嶽西之前沿著熟悉的舊路,進入羅田麻城地區就是魚入大海。

這段時間的長江局和安徽工委,在王明的領導下,正熱衷於幹一件事,就是在“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下,派出上萬名黨團員和革命青年幫助桂係軍隊改造鄉村基層組織,訓練鄉、保長,建立保甲製度,調查登記戶口,正幹得津津有味,不變樂乎。每次得到廖磊的表揚,都如同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樣爽神。

聽到高敬亭的意見,王明大為不滿,認為高敬亭這完全是不服從統一戰線,是消極抗日,項英警告高敬亭:不允許在大別山留一兵一卒。高敬亭也不是善茬,直接頂了過去,認為王明、項英是右傾投降主義,強烈要求在大別山留下一支部隊,否則,“那不是讓俺黨將人馬、地盤全部交給國民黨嗎?”。氣的王明暴跳如雷,大聲斥責“放肆!”。結果,高敬亭被扣上在言論上反對中央,輕蔑中央,對中央在武漢的領袖不尊重至極的大帽子。

高敬亭得不到長江局的支持,更得不到新四軍黨委的同意,個人威信也隨之降了許多,高敬亭是個家長作風很強的人,一旦失去權威,就有點慌『亂』。見此大好時機,第四支隊的第二把手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立即與同自己一起長征到陝北,又從陝北一起來的吳華奪搞好關係,又與第八團的周鳴駿串連,不知不覺就把高敬亭孤立起來。

莫敵看到這裏,放心的笑了,新四軍第四支隊內鬥,隻怕對劉青龍和黃天化都不會形成什麼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