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敵後(二十)(2 / 3)

“子恢同誌,你說應該怎麼處理?”葉挺問道。

“必須與高敬亭同誌麵談,把目前的態勢告訴他,要以大局為重,不要目光短淺隻看到大別山巴掌大這麼一塊地方。”鄧子恢說到這裏,苦惱的叫道:“我三番兩次打電報給他,讓他過來,他就是不過來,開始還找點理由,後來幹脆就不理了。”

“是啊!有些道理必須麵對麵的說清楚,還是想辦法讓敬亭同誌過來一趟才是。”葉挺說。

“軍長你看這樣行不行。”一邊的周鳴駿擦掉葉挺麵前灑潑的酒,重新斟上,說:“我親自去一趟舒城,就說軍長到了,讓高支隊長過來參加軍事會議,如何開展淮南鐵路下壙集地區的遊擊作戰。”

“好吧!”葉挺想了想,同意了周鳴駿的建議。

舒城的高敬亭見到周鳴駿,知道是葉挺到了青龍廠,讓他帶著由手槍團改編的教導大隊前往參加會議,會議後隨即展開淮南鐵路下壙集地區的遊擊作戰。

出於對軍長的尊重及信任,同時也知道淮南鐵路的重要『性』,高敬亭把舒城的軍事指揮權交給參謀長詹化雨,帶著李世安的教導大隊隨著周鳴駿前往青龍廠。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到了宿營地,未見到葉挺,卻被軍部副官處處長黃序周帶人扣留關押,整個警衛班隨後都被繳槍。而這個時候的葉挺正在與隨高敬亭一同來的教導大隊大隊長李世安說話,葉挺的話很簡單:“高敬亭不執行命令,已經關起來了,你要保證部隊不出問題。”

李世安當場懵圈,不知所措,隻見四支隊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從葉挺身後轉了出來,以第四支隊領導的名義,命令李世安回去將教導大隊集合起來,還要向指戰員說清楚:高敬亭違抗命令已被關押,葉軍長過江來就是處理高的問題的。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從政治上著手,從根本上幫助高敬亭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先是葉挺鄧子恢戴季英與高敬亭進行小範圍內三幫一。坐在青龍廠褚峻齋莊園一間明亮的屋子裏,鄧子恢很誠懇的對高敬亭說,新四軍遠離中央,要時候保持與中央在武漢的領袖(指王明)意見一致,新四軍作為一支孤軍,更要時刻明確自己的戰略地位,不能盲目擴軍,更不可擅自招兵買馬,切不可破壞統一戰線。對於這些,高敬亭有自己的觀點,他以大量事實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自己在大別山孤軍作戰,堅持到今天,越打越大,一出大別山,步步唯艱,完全是新四軍指導方針的錯誤。

為了幫助高敬亭認識錯誤,在青龍廠的連以上幹部召開大會。在會上,大家各抒已見,基本上統一了思想。一致認為大別山已經是昨日黃花,風光不再,如今在桂係重兵把持之下,再回去已無可能。第七團的一個連長曾經與陳正信在棋盤嶺上並肩過戰,充分認識到桂軍的強悍,大聲叫道:“桂軍,比日本人更狠三分,去大別山,不是生存,是送命,是死人,是找死。”

高敬亭是個很強勢的人,他在三年遊擊戰中,由於沒有上級領導和監督,養成了獨斷專行的家長作風,打罵下屬的軍閥作風,甚至無端猜疑別人對革命的忠誠,動輒上綱上線……新戰士丟失槍栓,會被槍斃;行軍掉隊會被懷疑投敵;被服廠沒有及時完成服裝任務,廠長會被吊起來毒打。

麵對下屬的責問,高敬亭惱羞成怒,怒聲責問葉挺:“過去都不知道你們搞什麼去了,我們不知道你們搞什麼的?現在來整我。”、“蘇區反圍剿的時候你在哪裏?”、“三年遊擊戰爭時候你葉挺幹什麼去了?”、“拒不執行新四軍軍部命令?那好,你們為什麼要我們放棄用鮮血換來的大別山根據地?”把葉挺問得麵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