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慶(四)(2 / 2)

坐了一天的車,著實辛苦,一早從商城趕來,中午到了梅山,本以為今天就到此為止,沒有想到,又換了一撥警衛從梅山送到麻埠。中午在梅山也吃得不是很好,李品仙其人,頗有文人風格,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沒有給劉士毅什麼特別的接待,食堂裏粗茶淡飯,打發了事。好在唐如儒懂事,上車之前在梅山市場上買了一大包炒板栗,一路慢慢剝來,可做消口,也可以飽腹。

張義純的接待就完全不同,也許是晚餐的原因,浩浩『蕩』『蕩』弄了一大桌,唐如儒、韋永成、李柏成也陪坐一邊。上席自然是張義純陪著劉士毅,與唐如儒這些外地來的半桶水比起來,作為安徽本地人的張義純對這個地方的了解就更多一些,信口開河亦有理有據:“麻埠曆史悠久,在北魏時為霍州邊城郡,故稱邊城,鎮南城樓上鐫有“邊城保障”四字便是明證。所謂麻埠,就是以產麻為主,四周的月牙畈、張家畈、馮家畈、俞家畈、董家畈及楊店、馬店一帶方圓數十公裏,遍地皆麻,穿行其間有步步皆麻眼中盡麻之感,故古稱麻步或麻步川。此地不僅產麻,而且產茶,唐宋至明清,廣植茶樹,產量漸增,銷往京、津、魯、冀、晉和內蒙等地,明、清兩代,設茶卡,有巡檢司專事茶葉保護。安徽茶厘分南北兩局,南局在皖南屯溪,北局即設於麻埠。清鹹豐、同治年間,湖北、江西、皖南移民漸次入境定居,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寧池等會館,大大促進了市場之繁華。民國27年(1938年),麻埠年產線麻150萬公斤,片茶71.6萬公斤,大茶29.8萬公斤,茶葉產量、質量均創新高,為皖西之冠。”說到這裏,張義純臉上頗有得『色』,民國二十七年,他基本上呆在這裏,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嘔心瀝血,這是他的功績,也是他的驕傲。

劉士毅頻頻點頭,看來自己是誤會麵前這個本地土將軍了,他把駐地放在麻埠,不僅因為可以通過航運把自己的兩個師連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把這個地方的物資運送出去,發展經濟,造福於民。難怪在重慶時,白崇禧不止一次的對自己說,如果廖磊病重不能理事,安徽的民政隻能交給一個人,那就是張義純。

李柏成平時跟韋永成玩得不錯,被突然找來,嚇了一跳,正偷偷的問唐如儒怎麼回事。唐如儒把上峰的指示說了一通,韋永城倒抽了一口氣,說:“這種事,怎麼能讓天縱去幹?”“不讓他幹讓誰幹,是他提出來的。”唐如儒回答。李柏成幽幽的說了一句:“這年頭,最好不要提意見,誰提的誰去幹,當官的就會順水推舟。”唐如儒笑了,對李柏成說:“聽劉長官說,也是你們家表哥出差了,不然這趟差就是他的了。如果是鍾柱南(鍾紀字)來,你小子也敢這麼說。”李柏成嘿嘿一笑,如果是鍾紀來,他又怎麼敢胡說。韋永成很無恥的笑道:“如果是鍾柱南來,隻怕這位更加胡說。”

“我要求去太湖,兩位哥哥幫我。”李柏成說。

“你肯定會去。”唐如儒說:“劉長官到此就為止了,接下來的工作就交給我跟永成,現在又加上你小子。”

“不隻是我去,我要拉一個重炮營過去。”李柏成說。

看著兩位不解的目光,李柏成說:“莫老大那裏的情況我知道,自從黃天化走了之後,他那連炮也不再有一門,之前繳獲了四門曲『射』炮,也燙手般的立即送到霍山。他不想再擴大他的部隊,原因,你們知道的。”

“你想過去幫他?”韋永成問道。

李柏成點點頭,說:“我不過去,難道讓他往觀光輪上扔石頭?”

唐如儒和韋永成啞然失笑,還真沒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船行江上,人在岸上,拐把子的『射』程雖然能夠打得到江上的鐵船,可又有什麼作用,隻怕還不如草船借的箭支。想通了這個問題,韋永成問:“柏成你明知這次任務,不完成固然不好,完成了也未必就好,為什麼還要去趕這趟混水?”

“那莫老大為什麼要那麼不管不顧的去做?”李柏成反問,不管兩位回答,李柏成繼續說:“我了解莫老大,這個人很正道,隻要對抗戰有利,個人榮辱又算得了什麼!”

唐如儒和韋永成都沒有說話,這個話頭不好接,千裏為官隻為財,萬裏從戎唯成功,個人榮辱,事關重大,多少人為此拋頭顱灑熱血,真正為民族大義而不顧個人榮辱的能有幾個,漢人蘇武之後,再有何人。偷偷聽著他們說話的劉士毅和張義純相視一笑,沒有打斷他們的話,卻不約而同端起酒杯,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