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慶(三十三)
十二月三十一日,昆侖關戰役大勝,國軍惡戰十四天,收複天險昆侖關,擊斃敵二十一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殲滅日軍4000餘人,擊落、擊毀日機20餘架。消息傳出,舉國歡騰,各地媒體,紛紛出稿頭條,譽之為昆侖關大捷。
皖河邊的作戰,也已經進行了十天,這十天,雖然沒有昆侖關般打得驚天地泣鬼神,也打得牽腸掛肚,驚心動魄。
劉邁宰是本地人,熟知本地發生過的事,他知道,從石牌渡江是不太可能的,想當初,皇軍追得郝文波倉皇出逃,東躲西藏,在石牌過了皖河,就如同換了一支部隊,利用皖河之利,竟然把追兵死死擋在江東,還請來莫敵團的援兵,一舉翻盤。這一次,決不能再走上一回的老路。於是,劉邁宰決定提前渡河,在江家嘴渡過皖河,然後沿著皖河南岸一路攻向石牌。
獲知劉邁宰在江家嘴停下了行軍的腳步,瘦猴樂了,對羅衛說:“劉邁宰這個笨蛋,選擇在江家嘴渡河,這不找死嘛!一來沒有船,就算找到了船過了對岸,想獲得補給也不容易。既然這樣,告訴郝文波,派幾條船過來,把鍾良的重火力連運過去,在對岸設陣地,打他狗日的一個半渡。”
羅衛不同意把鍾良的重火力連調過去,認為河南岸一方有郝文波的兩個營已經足夠,在有遮擋的河岸打無遮擋的江麵,對方又沒有足夠多的大炮,如果還打不出優勢,那也真算是白玩。
石重告訴他們,劉邁宰是有炮的,有兩門大正十一年的70口徑曲『射』炮,日軍中隊還有隨隊的大正擲彈筒,但是,在這裏,手炮派不上什麼用場,因為江家嘴一帶的皖河河床比較寬,超出了手炮的打擊距離,想從河北打到河南,隻怕有心無力,就憑兩門曲『射』炮,『射』程雖然可以達到1550米,但是準頭有限,不足為慮。
羅衛作為營長,對自己的左右手說,劉邁宰這支敵軍,如果真敢在江家嘴渡河,渡到一半,郝文波在河南打,我們再在河北打,兩下一夾攻,不出一個小時,就能收工。隻是這麼一來,我們的目的就泡湯了,安慶方的支援不能得到,十一遊的補給也成了泡影,劃不來。
瘦猴笑了,自己最初的設想,已經如此根深蒂固的留在羅衛的思維中,真是很難得。不過羅衛考慮的的確有道理,把一場可以速勝的仗,拖著慢慢打,還要不給自己造成損失,相當的難,記得黃天化曾經說過,這樣打仗,已經不是單純的打仗,而是戰爭的藝術。
老子們,也扮演一回藝術家。
如果劉邁宰已經知道自己落在了這麼一夥吃人不吐骨頭的家夥們的算計中,估計連夜就會打道回安慶,可惜他不知道,不僅不知道,還一臉得意,躊躇滿誌的向鬆下中隊長介紹麵前這條皖河和用這條皖河水釀成的皖酒來。
“安徽,即為安慶和徽州的全稱,簡稱皖,就來自於這條河。”劉邁宰說:“皖河以長河為主源,發源於嶽西縣黃梅尖,亦稱銀河,南流,經涼亭至店前,為長河,至老魚潭左納潛水,至劉河口左納皖水。老魚潭以下始稱皖河,流經石牌鎮折向東北,便來到此地江家嘴。江家嘴再往下遊,便進入湖區,散流入長江,無從渡河,因此,我才選擇在江家嘴南渡皖河。”
鬆下小鬼子點點頭,這個地方水麵也不窄,河麵足足半裏有多,河床更是寬達一兩裏,從這裏渡河,不是什麼好的選擇,但是比起下遊散『亂』的湖區就好得多,要知道,在這種大冬天,渡江渡河是件極為麻煩的事。
知道劉邁宰選擇在下遊江家嘴渡河,郝文波樂了,告訴趙晉,每個士兵除了準備好槍彈之外,還要準備兩個麻袋,明確敵軍在什麼地方渡河,就在河岸上就地取材,用泥沙把麻袋裝滿,堆在麵前就是掩體。劉邁宰想換地方過渡,倒掉袋裏的沙子轉移過去就是。趙晉大笑,讓士兵戴好日式鋼盔,把繳獲的日軍行軍背包背上,掛在背包側麵的小工兵鏟可一定不能少了。告訴弟兄們不要怕,麵前有四五百米的江麵,趴在岸上瞄準了隨便打,我們打得中船上的人,船上的人打不了我們,對岸的炮又有限,優勢占盡,占便宜這種事隻要是個兵都會,一個個笑嘻嘻的答應。
在江家嘴,劉邁宰找了整整三天的船隻,沒有。瘦猴實在忍不住了,讓人從上遊劃了三條小船送過去,劉邁宰如獲至寶,高價買下,石重偵察連撐船的士兵收到錢後,裝作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走了。船隻有三條,船也不大,每條船最多隻能擠下四十人,每次充頂也隻能渡一個連。這種進攻力度,連對岸的趙晉都搖頭不已,自己這邊可是準備了五百多條人槍,隻隻準星都瞄著江上那三條船。
經過了一天的準備,在河北岸很慎重的看了幾回地形,終於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這天,劉邁宰的第一次渡河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