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慶(四十)(1 / 3)

第十章 安慶(四十)

尚未出發,莫敵先發了一封電報,收報人是徐平,內容很簡單:暫停火,勿殉葬。

莫敵想得很簡單,打打殺殺很正常,他殺了你兩個,你也可以殺回他兩個,但是不能搞殉葬這種太過於出格太過於奇葩的事,弄到再無退路,不可收拾,大家都為難。

從心底裏,莫敵還是有點對新四軍不滿,本來大家相安無事,為什麼要沒事找事。不過再一想也就釋然,新四軍說起來是國民革命軍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畢竟屬於赤黨管理,老蔣從來就不把他們當自己人,迫於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給了他們番號,給了他們生存的空間。但是,一直來對他們的為難隻多不少,不說給了多少軍資,給了多少軍費,僅從駐地的安排一項就可以看出其中飽含了陰謀和整蠱。按照中央軍委會的說法,新四軍的駐地安排在冀北地區,且不說那裏已經是日軍的占領區,僅路途遙遠,渡長江過黃黃河,隻怕沒有走到就已經玩完。因為這個駐地問題,新四軍被第三戰區攆到江北,又被二十一集團軍攆往路東。

路東是韓得勤的地頭,這個韓楚箴,保定六期畢業,江蘇省『主席』、魯蘇戰區副總司令,號稱能文能武,但是從衡山遊幹班的同學李仕貴口裏聽到,他們的韓司令水平很一般,能夠在蘇北呆住,主要是與南京的梁鴻誌有過協定,才能保住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在蘇北飄揚,否則,徐州大戰後,隴海線被日軍占領,黃泛區以北以東大多屬於淪陷區,怎麼就會留下一個韓得勤在蘇北獨樹一幟。

李仕貴曾經說過,對於新四軍進入路東,韓開始是歡迎的,新四軍不進來,他與日軍放對,打又打不過,跑又無處跑,新四軍進來後,有新四軍與日軍放對,他就能坐山觀虎鬥了。沒有想到,新四軍不僅打退了日偽軍,還在蘇北地區站下了腳跟,把江北總指揮部也搬到了半塔集。所謂臥塌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韓得勤自然有了意見,也不管這些區域是不是新四軍從日軍手裏搶下,腆著臉一伸手:我的土地還給我。新四軍辛辛苦苦從日偽手裏打下的土地,又豈能拱手讓人,更何況這是新四軍安身立命之所,更不能輕言放棄。於是,從年初開始,雙方摩擦不斷,擦槍走火經常發生。春節時,李本一和徐平派警衛營長盤龍給莫敵送了不少物資,在麻埠,聽盤龍講新四軍與韓得勤之間發生的故事,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卻沒有想到,過了年還沒有幾天,新四軍就把火燒到了李本一和徐平的屁股上,還把他們的屁股『毛』燒掉了不少。

想到這裏,莫敵不由得笑出聲來。

船頂著寒風,飄『蕩』在淠河上,冬天仍沒有過去,春天還沒有蹤影,淠河邊顏『色』依然單調,暗『色』的土地,暗『色』的樹木,暗『色』的天空,竟沒有一絲的光亮。

覃國升隻帶著不到一個排的警衛,二十來人,不是不想帶人多,實在是人多安不下。他在麻埠西淠河碼頭找到了一條小木船,船不大,擠擠也能夠坐三十來人,加上行李物品,就已經滿艙。覃國升把船包了,取道老河口直發六安,計劃從六安上岸後,就有六安到合肥的公路,有了公路就有了車,坐車遠比坐船要快得多。一輛卡車,最多隻能容納二十多人,這是決定覃國升帶多少人的主要原因。

坐在船頭,江風更寒,莫敵把大衣摟了摟,用手伸了伸頭,縮的時間太長,脖子有點酸痛。

六安,走了一個圈,又回到了這裏,前年夏天,合肥大戰後,莫敵曾帶著1056團在這裏整頓過一段時間,雖然時間不長,卻也是塊熟地,再次登臨,竟然有了絲絲的往日之情。莫敵才剛剛踏上這塊熟悉的土地,早有人向138師報告:軍情報部莫敵處長到了六安。情報處,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部門,卻也得罪不起。138師師長莫德宏問手下:誰與莫敵有舊,左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一齊搖頭。這時,坐在一旁的副師長龍炎武轉身對莫德宏說:“我在174師時,曾與莫敵有一麵之緣,如果沒有人與他有舊,那就由我出麵見見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