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慶(四十二)
宋二虎在江湖混混多年,是個標準的江湖客,雖然沒有讀過書,卻很有見識,也很有眼『色』,很有想法,不然也不會在蚌埠一見劉青龍,就一頭就倒向了徐平。投靠忠義救國軍是他這一輩子做得最成功的事,也是輝煌的開始。從此之後,不僅有了錢,還有了槍,有了勢。黃河潰堤,奪淮入海,在徐平的帶領下,宋二虎的人夜以繼日,在蚌埠上下淮河百裏救人渡危,幾天幾夜沒有合過眼,雖然辛苦,卻打出了響亮的名頭,從正陽關到鳳陽一線,在老百姓眼裏樹立了極好的口碑。之後,又得了兩個番號,一個是軍統皖東中義救國軍蚌埠挺進大隊,一個是第十二遊擊縱隊淮南大隊,雖然一套人馬兩個牌子,也湊足了近兩千人馬,號稱旅級建製,一時紅臉白臉全唱,黑道白道通吃。
宋二虎連夜從蚌埠趕來正陽關,目的很明確,就是受顏仁毅、趙鳳藻、李本一之托,要把莫敵拖在這裏幾天,三天就行,五天更好,十天半個月,越久越有成效。宋二虎知道,希望莫敵早早過去的人,是新四軍的張雲逸和第九遊擊大隊的雲應霖,滁州出現的局麵,是他們不想看到的,現在發展的趨勢,也是他們所不能控製的。
縱觀新四軍在江北的布局,以當前最為危機,早在民國二十七年春,莫敵還在徽州未過江北,從黃麻大別山中就遷出了第一批新四軍,那是高敬亭的第四支隊。為了讓高敬亭部搬出,當時的安徽省『主席』廖磊曾經答應,讓他們在廬江無為含山巢湖一帶暫駐,直到江南的所有的新四軍過江後,再一起北遷冀北。兩年過去了,新四軍過來了一批又一批,可江南的一點沒有少,江北的新四軍卻越來越大,之前是一個江北支隊和一個第四支隊,現在一個江北支隊分化出江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一個第四支隊也搖身變成了四、五支隊。黃河潰堤後,還從河南的確山遷了一部分人過來,成立了第六支隊。五個旅級單位,按平均一個旅三千人計算,超過一萬五千人的大軍,再加上江南宣城一帶的第一、第二、第三支隊,新四軍總兵力將近三萬,已經是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
高敬亭被處決後,環巢湖一帶,仍然是新四軍江北部隊的基礎所在,廬江縣的湯池之前一直是江北指揮部所在,進入民國二十九年,新四軍全麵遷往路東,漸成氣候,在半塔集成立了蘇北指揮部。陳毅粟裕坐鎮蘇北,張雲逸留在全椒全麵協調津浦路西的工作。雲應霖就任九遊司令,駐紮在無為含山巢湖一帶,目的也是與新四軍對接,保留新四軍江南部隊渡江北進的唯一通道,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敦促新四軍快點過江。
宣城的北遷確山的東遷,新四軍越來越多,跟隨著新四軍到江北的人口也越來越多,路東地域窄小,兼之黃河奪淮入江,高郵湖邵伯湖白馬湖寬了不止一倍,已成澤國。新四軍從路東進入泰州,不僅要麵對自然條件的困難,同時還要麵臨南京綏靖軍和韓德勤八十九軍的雙重壓力,蘇北東征之路相當艱難。前行不易,新四軍權衡再三,隻能回過頭來在路西建立根據地,而這樣一來,必將與路西的國軍諸部發生摩擦。
相對而言,路西國軍各部,對新四軍敵意最少的除了雲應霖的第九遊擊大隊,就是李本一徐平的第十遊擊縱隊,想當初,李本一自己匹馬單槍來到明光,還是莫敵派出了一個警衛連,他的第十遊擊縱隊基本由徐平的忠義救國軍組成。徐平是個沒有什麼政治頭腦的人,不管什麼赤黨白黨,隻要打鬼子的就是朋友,因此對於新四軍在路西的所作所為,一慣不聞不問,雙方之間很少摩擦,矛盾不多。因為滁州事件,現在李本一徐平部與新四軍成了矛盾最大的一支,雙方之間不是偷偷『摸』『摸』的摩擦,已經上升到明火執杖的戰鬥。
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問題解決,平息徐平部的怒火,繼續保持之前的相安無事,這是張雲逸的打算。雲應霖的打算更簡單,他來第九遊擊大隊當司令,目的是為了升一個級別,作為十九路軍的老人,想在桂係從上校升為少將,何等的不容易。區壽年升為四十八軍軍長,他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是,軍銜仍然是上校,相當的尷尬,想盡了方法,也隻能曲線救國,到下麵走一遭,先把軍銜弄上去,再回四十八軍,就算當不了參謀長,做個政治部主任之流的閑官,也算名副其實。想當年十九路軍時,雲應霖就是七十八師少將師長,混了十年,不僅沒有寸進,反而混成了上校,真是越混越回去了。他不願意出事,更不願意出大事,然而,事找上門來,不想應付也不行。
為了妥當處理滁州問題,張雲逸和雲應霖想破了頭,才想出莫敵這一招,莫敵跟雲應霖和張雲逸的關係都不錯,最重要的是,他跟李本一和徐平的關係更不錯,由他來做中人,大家把話講開就好,至於滁州,殺了一個偽縣長,讓李品仙再任命一個新縣長就行了,還算是從日偽手裏收複滁州,小功一件。至於殺了靳同軒的親娘舅,賠個禮,道個歉,這個年頭,人命賤如狗,不算什麼東西。
本來,隻要莫敵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滁州,這個問題還真能如張雲逸和雲應霖之願順利解決,誰知道人算不天算,居然問題出在合肥。如果莫敵不是一身戎裝進入六安,而是輕車從簡,一身便衣,隨便扮成行商或者遊醫,都能順利的從合肥通過。就算是非要穿著他那身虎皮,也可以取道舒城廬江,從巢湖南岸進入無為,就能平平安安到達滁州。結果,莫敵偏偏走了一條最遠的路,坐船到正陽關,再從蚌埠坐火車到滁州。比較這三條路,莫敵之所以取道北線,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有船有車,不用走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