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慶(五十三)
“好,就依你。”莫敵對唐如儒說:“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向上峰提出作戰建議,我們總能把掌握的情報向上峰彙報吧。”“那當然,那雖然不是我們這次視察組的任務,卻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唐如儒回答。聽到唐如儒的話,韋永成笑了,說:“把話說明白了,那隻是老唐你個人的工作,對於天縱而言,是兼職工作,對於我來說,完全就不是工作。”唐如儒氣惱的說:“永成你小子,到底是跟誰一夥的?之前不是一直讚同我的意見嗎?怎麼一下子就換了立場!”韋永成哈哈大笑,說:“誰避重就輕我跟誰一夥,誰有吃有喝我跟誰一夥,誰工作簡單我跟誰一夥,可不是一定要跟你一夥。”唐如儒氣極而笑,說:“行行行,你們政治處的這些人,生成就是這麼一夥光吃不練的貨!”
莫敵等人大笑,對於一天就會玩嘴皮子的政治處,他們向來是不『尿』泡的,好在韋永成其人,不會對自己人玩什麼政治心眼,隻是比較口花花、好吃懶做一些而已,從基本上看,還算是一個好人。
李柏成這兩天,跟在靳同軒身邊,跟靳同軒打得火熱,他算是找到了自己準確的位置。在莫敵這夥人麵前,他是當然的小兄弟,鍾毅鍾紀的表弟,就是大家的表弟,雖然已經官到團長,還總是擔任斟茶倒水的工作。他想明白了,與其在大佬麵前做小弟,不如去與靳同軒為伍,大家平地平坐,沒大沒小。因為跟靳同軒混了兩天,不知不覺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觀點。他嘿嘿笑著,給幾位老大斟上茶,說:“聽同軒說,前幾天,日軍十一集團軍指揮部就已經移到了應山,中路大軍村上啟作第39師團沿襄花公路向隨縣推進。這路日軍同軒稱之為機械化師團,推進的速度應該很快,據情報,日軍裝甲車旅團兩百輛戰車,有三分之二在這一路,超過了一百三十輛。襄陽到花園的公路是武漢到襄陽的主要通道,路修得不錯,應該對日軍的高速推進有利。據對日軍來往電報分析,中路日軍工兵的工程量不大,每天跟在裝甲車前後跑。我們估計,三路大軍,最早與國軍對上的不一定是中路,但是推進速度最快的一定是中路。”
李柏成隻管自己說得痛快,沒有看到一邊的唐如儒的眉頭已經皺成了一團,等李柏成說話告一段落,唐如儒的話衝口而出:“什麼?超過一百三十輛裝甲車和坦克!這麼多?”
“怎麼了?這有什麼了不起!被嚇成這樣,大驚小怪。”韋永成被嚇了一跳,不屑的說:“日本人的坦克,就是那個比卡車還小巧的豆戰車,又不是沒見識過,我們手裏,可是有蘇製反坦克炮的,一炮轟掉一輛,一百三十輛,不過是一百三十炮而已。”
“你懂個屁!”唐如儒罵道:“據我了解,這回日軍的坦克,全部換成了重達十五噸的97式中型坦克。”
“重達十五噸的中型坦克!”莫敵倒抽了一口涼氣,說:“我知道了!我知道為什麼中路日軍機械化程度高,卻比南北兩路日軍行軍緩慢的原因了。就是這個坦克,坦克太大,太重,襄花公路一些橋梁不能承受中型坦克的通過,需要加固。工兵之所以跟著坦克跑,不是因為坦克走得慢,而是要等坦克過了橋後,拆下加固件,再用到前麵的橋梁加固。”看著韋永成等人不解的目光,莫敵解釋說:“日軍的物資極度貧乏,不可能所有的橋梁都加固,隻能用的時候用,用完了拆走,應付下一次的使用。這麼一裝一拆,時間都浪費了。”
唐如儒點點頭,是這麼回事。抗戰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中國軍民已經打到差不多缸裏隻剩最後一粒米,槍裏隻剩最後一顆子彈。日本也好不了多少,之前計劃的速勝已經被中國軍民拉入了久戰的泥塘,作為一個彈丸小國,物資的儲備有限,已經完全不能擔負如此長期的戰爭。據情報回饋,日軍的軍費,1939年高達22億日元,平均每個日本人要承擔20多日元。而一個日本女工一年薪水不過200多日元,這相當於日本女工一個月的薪水。這樣巨大的軍費開支,絕對是日本無法長期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