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備大隊?嗬嗬,那沒有用,屬於遊擊司令部的下屬。我在潛山任西六縣聯合總指揮的時候,見識過這種守備大隊,強的時候可以很強,弱的時候弱得不成樣子。”莫敵說:“成立兵站是應該的,設立一個縣級警備部也可以,問題是,這個警備部和兵站隸屬於什麼部門,誰才能夠調用他們,不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到時為誰辛苦為誰忙。”
“你說的太對了,我聽說第七軍在建製中增加了兩個野補團,四十八軍卻一個也沒有,能不能由二十一集團軍直接管理一建製團,我打聽打聽。不過真的不知道,真要成立這麼一個團,我找誰做這個團長合適。”李品和說。
“嗬嗬,如果沒有合適的,我去做這個團長。”莫敵開玩笑說。
李品和卻沒有把莫敵的話當成玩笑,說:“這也不是不行!到時候,我找你。”
莫敵哈哈大笑,渾沒有把李品和的話當回事。
很快,莫敵就被這沿途的美景吸引進去了!山腰上是濃密的樹林,在樹林的上方,經常秀突兀的伸出一座『裸』『露』的石山,有如禿頂的腦袋,間或一些腦袋上還長了幾根細『毛』,看起來十分搞笑。遠遠聽到水流聲,一轉身,『裸』『露』的石山下麵竟然掛了條瀑布,連一慣淡定的莫敵也不淡定了,大叫:“我『操』,這水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李品和手握折扇,指點山巒,說,相傳遠古時代,這兒沒有大山,一位仙人,被精衛填海所感動,將別處的石頭,一擔挑了,星夜兼程,趕往東海。誰知到了石經嶺南上空時扁擔突斷,一擔石頭跌落在此,便成了這七零八『亂』一堆山,因其奇峰林立、地貌怪異,古稱怪石山。楚漢時期,天下大『亂』,著名學者霍龍隨祖先自吳國南下,避『亂』龍川。漢高祖在位時,曾請霍龍任職,但霍龍無心官場,婉言謝絕,一心在此講學,後人為紀念他,才將這裏稱為“霍山”。
一路走得悠閑,兩百裏的山路,足足走了四天,李品和四十五六年紀,走路雖然不快,勝在不停的走,讀書不少,文化不低,自己說在前清時本來也打算應一應科舉,誰知道剛中了個童生就取消了科舉,讓他壯誌難酬。一路『吟』詩作對,什麼“兩支獨峰相對出,一條細水夾縫流”,“綠冠有意遮天日,赤烏一縷照殘蕨”,不一而足。
過了黃沙坪,就是霍山地界,李品和很自覺,立即不再以主人自居,而是收斂了起來,不再『吟』詩也不再作對,更很少指點江山,莫敵問他何故,他竟然說,出門在外,當保持低調,不至招禍。莫敵大笑不止,這家夥,典型的窩裏橫。
從黃沙坪到上土市,本來不遠,一天可達,不知道李品和從哪裏打聽到路上的銅鑼寨風景如畫,以秀水、奇鬆、怪石、絕壁、雲海、珍木、繁花著稱於世號稱小黃山,執意要遊,又拖延了一天。莫敵跟著走了一天,境內高山、河穀相間,峰巒雄偉,峽穀深邃,森林密布,令人心曠神怡。這段時間,少有放下心思專心出遊,偶爾為之,放下一切俗念,到也意興盎然。
到了深溝鋪,把李品和介紹給176師各位長官,李品和到也自來熟,很快就與鄭滄溶譚何易等人稱兄道弟起來。與莫敵不同,他們年齡相仿,可聊的東西也多得多,這些人都很有意想通過李品和與長官李品仙搭上關係,曲意奉承,氣氛十分融洽,連譚何易也不能免俗。
師部一幹人,還陪著李品和去不遠處的古佛堂,遊玩小有名氣的百年梭子橋。莫敵實在沒有興趣參與這種應酬,提出自己去不遠處的決興庵走走,就不打擾師部長官們跟李主任談心了。師長鄭滄溶連忙同意,對莫敵的知趣之舉很是滿意。
青山綠樹、紅花碧潭之間,竟掩映著一座不小的寺廟,青磚與柱架結構的廟宇,有二十四間之多。走入廟中,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幾十處形態各異的古人物、鳥獸木雕,工藝精美,栩栩如生。李鴻章親筆題贈給同學曹季清的四塊屏,引起了莫敵的興趣。廟裏的僧人見莫敵在四連屏麵前發呆,便把他帶到前清狀元駱炳昆、杭州知府李士彬等名流政客在廟中的提詞前細觀,還擺出紙筆,請莫敵留下自己的大作。莫敵提筆略作沉思,飛筆寫下:勘破生死平國難,驅逐倭冠此決心。百壽莫敵題於霍山決興庵。僧人看了一回,對莫敵的字口不對心的讚了幾句,莫敵為何人,完全不知。直到一年多後,莫敵在西六縣打出名聲,僧人才想起這個名字,在字紙堆裏翻出,去霍山小南嶽央人裝裱,掛在名人堂中。
瘦猴的事很簡單,隻要有指標下來,不作第二人選,李品和方麵也得到好消息,就在這兩天,電報通知就可以下發到176師,一個正則班的指標,給誰不是誰,集團軍政治部的人能夠得李品和一點人情,何樂而不為。